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网络文学的一二三(3)


    三种生产机制
    网络文学以信息时代的方式回应了雅、俗文学互动的古老问题,也在对以上新技术和老问题的多方回应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产机制。虽然该机制目前尚未最终完成,描述其宏观概貌的努力似乎为时过早,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剥离出某些构成性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博弈和融合中,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网络文学,有了网络文学参与其中的“数字文学生态”。这些构成性因素都有哪些?让我们先从以“教堂”、“巴扎”和“工厂”为代表符号的3种生产机制谈起。
    说起一项复杂的工程,我们经常想到的是自上而下的精密计划、专人构成的封闭团队、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和紧锣密鼓的高效执行。该工程有时会被赋予伟大的使命,闪耀着神圣的光辉,例如神庙的建设和典籍的编修;有时也会与现代生产和管理机制结合,展现出工业理性的世俗色彩,例如工厂的生产和资本的调度。我们把前者称作“教堂式”,后者称作“工厂式”。虽然,人类历史最璀璨的文明硕果很多都是“教堂”和“工厂”这两种生产机制的产物,可到了互联网时代,在“教堂”和“工厂”之外,似乎又出现了另一种同样的有效的生产机制,其最有说服力产品就是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系统和以Wiki为代表的知识共享平台。
    不得不承认,虽然其复杂度和专业性一点不逊于大公司开发的商业软件和国家编纂的百科辞典;可站在这类工程背后的不过是一个开放的民间平台:一群草根大众凭借自身的兴趣和情怀,在业余时间自愿出力、互助协作,竟然产生了堪比“教堂”和“工厂”的复杂系统工程。程序员雷蒙德(Eric Raymond)在著名的文章《教堂》中把这样的生产机制命名为“巴扎”:在一个喧闹开放的大巴扎上,所有的产品都在摊位上公开摆放——你需要什么就拿去使用,付费并非必须;你改善了什么也可以放回摊位,但回报也没有保证。其实,这就是今日网络社会随处可见的“共建共享”模式。
    网络文学的形成就和教堂、工厂和巴扎这3种文学生产机制的互动密切相关。在当下的文学地图中,既有政府主导、专业文学机构组织的文学创作行动,也有公司网站配以现代管理、经营和研发团队的“网络文学”产业,更有各色自发性的虚拟文学社区。如果我们把以上3种力量的主体称作单位、资本和民间,那么不难看出,教堂、工厂和巴扎分别是主导三者的文学生产机制。
    同时,这3种机制也会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表达,例如虽然商业网站的主要生产机制是“工厂”,可如果没有大众的积极参与,没有无数“非签约”作者的自由表达,又如何能制造以亿计的巨型文学“巴扎”,以供专业“工厂”提炼和包装?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任何“教堂式”生产机制的引入,放任“工厂式”生产彻底以盈利为目的,恐怕非但不利于文学的发展,长远看来也不利于商业网站自身的成长。或许,正是因为教堂、工厂和巴扎既有差异,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融合,因此才有了新旧雅俗四方对话的必要和可能。
    一个小小的网络文学生态,浓缩的是印刷文明和数字文明的对话,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对话,也是教堂、工厂和巴扎3种生产机制的对话。当下来看,这场对话推进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网络文学著名写手“我吃西红柿”曾在微博上表示,相信对网络文学的歧视非议会随着时间流逝消散。《人民文学》建设移动数字客户端“醒客”,已经开始进行传统文学的入网尝试。北大网络文学课更是鼓励学生直接写网文,尝试直接进入网络文学的生产模式,进行体验和研究。
    当然,这场对话既涉及媒介变革,又关乎雅俗互通,还触及了教堂、巴扎和工厂3种生产机制的相遇,有时难免误解丛生、困难重重。但类似的对话在各个领域依然在悄然发生。我们赞赏各方积极寻求对话的态度,相信传统作家和网络写手能够在信息时代共建更加健康的文学生态,更期待主流文学界的努力能够顺利将严肃文学“引渡”入网,甚至催生一种介于“网络”和“传统”的文学新形态。值得欣慰的是:对话已经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