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建湘:以超美学视野考察网络文艺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8:11:51 爱思想 禹建湘 参加讨论
鲍德里亚提出了“超美学”(transaesthetics)的概念。所谓“超美学”,就是“世界的全部工业机器发现自己被美学化了,世界的所有无意义也被美学理想化了”,也就是说,“所有事物都有所含义,所有事物都有附加的美学价值”。(《超政治,超性,超美学》,《世界美术》2013年第1期)这样一来,艺术被增殖了,每个人通过现代技术,尤其是现代媒介技术,把无意义或有意义的场景符号化,从而获得了超美学的价值。网络文艺无疑涵盖了超美学的本质属性,通过媒介及其附加的影像与文字,每个人变成了文艺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超美学视野中来考察网络文艺。 营造虚拟现实 带来新的体验 网络文艺表现了一种“超真实”图景,网络文艺的主角“生活在理想、幻觉、图像、梦想的不确定复制中”。以“扮猪吃老虎”为主要套路的“马甲文”就是典型代表。马甲文的女主角们省略了“打怪升级”的成长环节,毫无逻辑地集财富、武功、资源、人脉、美貌甚至神力于一身,天生就是超级女神,她们直接“开挂”,对周围原先看不起她们的人“啪啪”打脸。例如,一个被认为是“废柴”的家庭主妇,却是一位神秘的外科专家,每个月去市内顶级医院主刀一次。这种白日梦般的故事架设,是意淫式爽文,但超真实呈现出女主角的“又美又飒”,却具有现实的象征意义,是对艰难现实的一种逃离与掩盖。 马甲文、赘婿文、萌宝文等都不是从生活中提取有深度的素材,相反是再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由此,传统文艺观被打破,文艺来源于生活的教义要被重新审视,网络文艺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体验式生活方式。网络文艺虚构的“爽”世界,反向表达了对艰难现实的认同,但这种艰难现实要通过包装与变形,为人们提供新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新的审美体验。鲍德里亚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回归”,艺术从传统的审美体验转向程序体验,“艺术会通过广告、影像、媒体、电子音乐、大众娱乐、视觉文化、公共空间、游戏等方式激发人类新的体验。人们在大众艺术的消费中完成艺术的身份认同和艺术与自身的体验式连接”。 网络文艺的超美学是通过同义复制的形式生产自身,它可以与现实世界脱节。网络文艺的类型化创作,同类作品的无限化同质生产,体现的是符号的无限增殖、形式的无限循环。网络文艺具有一种“施乐性”,它可以逃避现实,营造一个具有爽点的乌托邦世界或场景。这一点在各种视频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诸多取悦大众的短视频即使在表现“真实”世界时,也是按照消费文化的逻辑,对真实进行了“塑造”,如“A4 腰”“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等流行视频,其真实与剪辑难辨。短视频借助于各种神奇的软件,在化妆品、美容、健身以及各种休闲生活上,对真实进行了加工。如抖音App展示的美颜、瘦脸、滤镜等图像美化功能,隐藏了在修图软件、化妆品和整容术背后女性的真实情形。这表明,评判网络文艺的好坏,不能简单地以是否反映现实生活为标准,而是要看其营造的世界是否给大众带来了新的人生体验。 赋予无意义场景新的价值 鲍德里亚认为,超美学导致所有事物都有附加的美学价值,网络文艺一方面受到商业机制的规约,以流量为王,关注到传统文艺忽略的场景;另一方面,网络文艺基于文艺发展规律,自觉拓展了文艺表现的空间与场域,诸多看似毫无意义的场景,在网络文艺中得以尽情展示。 网络文艺越来越表现出对无意义事物的喜好,如在抖音、快手上呈现海量的缺乏内容价值的短视频。这种价值缺失的场景在网络文艺中得以呈现,其目的不是进行思想的启迪,而是通过对同质化审美趣味的反拨,把这些没有审美价值的场景转化为娱乐文化。对于网络文艺来说,不在于呈现了什么内容,而在于为大众营造了一个具有喜剧性的情境,网络文艺的情境化比其提供的内容更值得关注与欣赏。 因此,网络文艺更执着于对情感的表达与探索,而不在乎其作品的思想深度,也不在乎其作品构思的精彩度。网络文艺尤其是短视频,大多制作不精巧,不深刻,更多地像“瀑布流”,强烈冲击着受众的视听感觉,受众还没来得及回味咀嚼,又滑向了下一条。而随着受众对“新奇”感知阈值的不断提高,网络文艺必然要采用“强烈”的叙事策略,短视频往往掐头去尾,直入高潮,场景的“突发性”与“不可思议性”成为“震惊”受众的不二法门。那些看似偶然性的场景,实则是反复拍摄的结果,视频中精彩的瞬间,都是从无数镜头中截取而来的。在大众对短视频的忍耐极限仅为15秒的当下,网络文艺对“新奇性”的追求冲动,远远大于对思想意义的追求冲动。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网络文艺的把柄,正是这种快餐式的新奇呈现,使得网络文艺具有自身特有的价值。网络文艺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经过剪辑升华成为新奇性的事物,“现实三小时,快手三分钟”,新时尚、新风格、新感觉、新体验构成了大众生活新的审美范式:日常、实用、感性、轻盈、多元。这正是网络文艺区别于传统文艺的价值所在。 杂糅审美契合杂糅的时代 当前,我国社会形态同时处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杂糅状态中,网络文艺正是契合这种“复杂的现代性”或曰“混合的现代性”应运而生。或者说,我国当前这种特殊、复杂的现代性社会景观,契合了网络文艺的发生与发展。比如,网络文学中的穿越、重生、玄幻、都市、科幻、历史等热门题材,既有勤勉向上的现实图景,也有一飞升天的白日梦想;既有对高尚人格的讴歌,也有对金钱、权力、美色的热望……网络文艺所构筑的驳杂的世界、传递的多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和大众精神的真实投射。网络文艺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精神表达,都有着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风格。网络文艺通过技术改变了审美的时空关系,在跨场域的时空中,把古代人、当世人、未来人的生活经验虚拟地交织在一起,技术与时空的双重影响,使网络文艺呈现出非线性、多样化的超审美属性。 这种杂糅不仅体现在时空上,更体现在网络文艺的审美范畴上。网络文艺的审美范畴不但超越了艺术、文学的范畴,也超越了新兴的泛审美,诸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影视、城市设计等范畴。“我们的现代性产生了一种大众的美学化,将所有形式的文化都进行了提升。”(鲍德里亚)网络文艺通过大数据,精准研判受众爱好,通过个性化算法,为受众推送独特的作品。这种作品不一定是“艺术”的,有可能是日常性的生活片段,如将李子柒与日常的田间劳动、洗衣做饭进行美化,或与蜀绣、扎染、面包窖、笔墨纸砚等中国传统工艺结合起来,满足了受众寄情山水的梦想,满足了受众对中国古老文明的神往,达到了“治愈”效果。在现代工业文明语境下,经过网络文艺“诗意”化的生活,即使是虚假的,也有着修复或审视自身的象征意义。 费瑟斯通在《后现代主义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中表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正在消灭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切斯特顿甚至指出,火车时刻表也有文学用途。这告诉我们,在新时代语境中要正确理解网络文艺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更广阔的超美学视野中来审视,避免陷入一种顾此失彼的窘境之中。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