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应具备中国视野(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6:11:38 中国作家网 行 超 参加讨论
历史背景下的中国视野 中国视野是与世界视野相对的。何向阳梳理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几次碰撞。她认为,“西学东渐”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三次,明末清初、晚晴民初、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这三次文化碰撞对中国现代化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造成了文学批评的“远视”和“近视”——跳过中国直接到了大洋彼岸,抑或是只看到当下,缺乏宏大视野。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转向是与会批评家多次提及的问题。杨庆祥提出,真正的文学批评应该是现代的、专业的、权威的,同时也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在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经历了一种“转向”,弱化了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属性,导致了专业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悖反。他认为,批评家是具有现代精神的知识人,在文学活动中应该抛弃主观的个人成见,为更广大的民众的生存和发展发言。 中国视野应该从个人经验出发 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中还是在批评实践中,都必须重视个人的经验。傅逸尘说,中国文学和批评目前遭遇的最大问题就是,作家、批评家对具体的个人不感兴趣,其生活经验是间接的。虽然自身的知识积累不断增长,但是生命经验却停留在某个地方,无法跟知识相匹配,所以文学表述是无法穿透时代的。 梁鸿更倾向于从词源意义上探寻每个词语的存在,比如“故乡”,它的意义是层层叠叠的,是一个跟当下情感体验息息相关的概念,背后包含了对生活和时代危机的体验。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学术批评怎么和中国现实发生关系,不仅需要书斋阅读,更需要广泛的行走和田野调查。只有经过行走,才能够获取较为全面的感性认知,社会的、官方的、民间的等等。在行走之后回过头面对文本,才会具备基本的穿透力和洞察力。 张莉建议文学批评应该回到批评家个人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她认为,中国学者之所以是中国学者,原因是自己身在此山中。她提出,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可以随着时代发展留存下来的,批评家、批评对象、批评文章应该是合而为一的。批评家必须真正深入地体验鲜活的生活,因为只有真正体验过,才知道哪些作品是苍白的,哪些作品是真实而有震撼力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顺新的罗网和新的挣扎
- 下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的“回返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