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郁:神遇而得心愉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6:11:2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孙郁 参加讨论
最近看了友人悼念刘锡庆先生的文章,忽想起许多往事。我最后一次见到刘先生大约在十年前,后来音讯甚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眼前一直浮动的是他那高大、朗健的身影,连同远去的那个岁月,一切仿佛离今天不远。 我与刘锡庆只是泛泛之交,相处的时间也非常短暂。但在京城的教师中,他是一个可以深谈的前辈,旧式文人的遗风,在他那里也有一些。他的离去,给了亲朋不小的忧伤。翻看微信里朋友的挽联,想起古人“仰视天之茫茫”之句,不禁暗生感叹。 北京的学界有几类教师,一类是在象牙塔里,和世风不甚接触,埋头在自己的学问里,所谓为学术而学术者是。一类是社会活动家,参与各类的文化活动,在媒体上颇为走俏。但刘锡庆先生不属于这两类,他沉浸在学术里,却又关注现实。一面深染学理之趣,一面又在当下经验里寻觅审美的新意。这使他与学院派区别开来,也与流行的批评家大为不同。 张梦阳回忆录里说,他入学的时候许多名师因为是“右派”不能上课,刘先生作为新人开始成为教学的主力之一。刘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前人有衔接的地方。我们看他文章中对于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论述,都有一种血脉的联系,而他自己也是自觉汇入那样的传统的人物。这在那时是很难得的选择,他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与恪守这样的传统有关吧。 20世纪90年代,我偶尔参加一些文学批评的会议,我们便渐渐熟悉了。他的口音是纯正的京味儿,声音听起来很美。我们见面的时候,都很客气,自然也没有彼此厌恶的那些套路。印象里他十分低调,很少和人去争论什么。他不去强迫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只是提示大家注意作家个性化生长的可能,那语调背后,总有些余味慢慢缭绕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