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贵族气 半世多余人(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5:11:21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文坛异类 1933年,21岁的端木蕻良仅用4个月时间就写成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书稿寄给在燕京大学任教的郑振铎,郑回信预期这部小说问世“必可震惊一世人的耳目”。周立波在《一九三六年小说创作的回顾——小说创作:丰饶的一年》中,提到端木《遥远的风砂》《鴜鹭湖的忧郁》《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三个短篇小说中表现出的塞外景色和地方特色,认为在“青年作家中只有沙汀可以比拟”。1939年《科尔沁旗草原》出版后,巴金撰文惊叹作者的艺术表现力,称其“语言艺术的创造超过了自有新文学以来的一切作品”。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对于端木蕻良的文学创作的研究起点是相当高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对于端木蕻良的研究却出现了大量的空白,直到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学者施本华、美籍学者夏志清等先后撰文确认端木蕻良创作的史诗风格及其文学史上的地位,国内对端木蕻良的研究才逐渐兴起。这种前恭后倨态度的出现与端木蕻良孤僻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端木喜欢独处,不习惯拉帮结社,其妻钟耀群曾经这样评价他:“创作之余,端木喜欢到他住处附近的法国公园去散步,在草地上躺着看天上的云彩,看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绝不串门,也不爱找人聊天,可以说完全是独处,这是他从小就形成了的孤僻性格”。这样孤僻的性格难以与同行者之间达到友好的交往氛围,很容易成了别人眼中的“异教徒”。比如,1937年应胡风之邀,端木与胡风、萧红、萧军等一起共同创办了《七月》杂志。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许多人无可厚非的认为:“杂志是共同的,事业是共同的,‘敌人’是共同的,连情感、趣味、作品风格也在向共同的方向靠拢。”而端木的一些行为、趣味、举止等却与大家背道而驰,渐渐地与《七月》有些殊途。 端木喜好打扮。在流亡青年中 ,“他身穿着皮茄克,下身穿着灯芯绒马裤,高筒马靴”。对此蒋锡金有过这样一段回忆:“我们住处来了一位西装长统靴的年轻人,留着很长的发角,脑后的长发几乎盖住了脖子,颜容憔悴,举止羞涩,模样很像现在所谓的‘80 年代青年’。”东北作家群及《七月》杂志这个圈子中,或在“无论是那些穿军装的还是那些穿长衫甚至穿西装的,都不那么愿意接受这个性格独特的穿马裤皮靴的端木蕻良。穿军装的革命家们不能接受他这个‘懒散的资产阶级’分子,穿长衫甚至穿西装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又不能接受他的。” 这样一个忧郁、孤僻、“怪异”的端木却能够被才华横溢的萧红选为伴侣,让许多人一直不解甚至不愿承认他们的婚姻。除此,有些人认为这位“异教徒”是第三者插足,破坏了“二萧”的感情。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发挥文学作用 讲好税收故事
- 下一篇:路遥之后,陕北文学期待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