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两院院士潘家铮的科幻小说(3)


    关注现实
    对于科幻小说,潘家铮有其独到见解。他认为科幻文学至少有三个问题特别值得探讨和商榷:一是科幻小说不宜简单仿效外国,应有本土风味,他希望自己能走出一条创作“中国本土科幻作品”之路;二是科幻小说不应过于脱离现实,单纯描写星际战争式的科幻作品对青少年无益且有副作用,他希望自己能在科幻小说中写出人情味;三是科幻小说不应只展现物质文明,还应对人的精神世界予以描摹和揭示。有人认为潘家铮的科幻小说属于“社会科幻小说”或“科幻教育小说”,对此潘家铮本人十分认可。
    科幻作品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是潘家铮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他极力推崇并身体力行的重要创作原则。潘家铮喜欢描述贴近现实的科幻题材,当然这些现实又因科技的发展而变得与真正的现实有所不同。比如潘家铮非常喜欢在科幻小说中涉及伦理问题:《镜中人》探讨了复制人的伦理问题,《思想探测仪》探讨了人的思想被探知后的伦理问题,《勾魂使者》则探讨了用极端方式解决社会冲突的伦理问题,《天道》探讨了人在进餐中的伦理问题但难以给出正确答案,而《死亡方案》探讨了生命的伦理问题却最终获得了圆满解决,《蛇人》则涉及有关生物伦理的问题。
    尽管科幻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从目前所能读到的作品来看,无论就科幻小说的一般表现形式,还是对科幻小说中科学与文学分寸的把握,甚至对科幻概念的基本认知,潘家铮都是当之无愧的科幻作家。以职业科学家的身份从事科幻创作的,在欧美等国家其实不少,但在中国这类作者却相当罕见,而以两院院士的身份写科幻者,则惟潘家铮一人。假如要书写中国科幻文学史,潘家铮及其作品就不可回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