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1:11:12 中国作家网 冯宪光 参加讨论
在后一方面,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论点: 一、人民文艺应当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这个新的人物就是以下层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新的世界就是革命后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在当时是以陕北等革命根据地为主体的“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应当是人民文艺的主要描写对象和歌颂对象。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文学艺术霸权的主要途径。 二、由于在当时中国工农劳动群众长期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能够通过文艺传统的系统学习进行文艺创作的作家艺术家许多都没有像劳动人民那样的生活经历,因此作家艺术家有一个深入生活,树立劳动人民世界观、美学观,熟悉人民生活的过程。完成了这个过程,艺术家才可能以人民的眼光去看世界,书写人民的情感、梦想。正如毛泽东所说,“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 “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惟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同上书,第49页) 三、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人民文艺要表现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的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同上书,第49页) 四、根据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欣赏能力和需要,把文艺工作的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普及与提高都不能违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原则。 五、人民的审美价值标准是文艺批评的根本标准。毛泽东说的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基本精神集中起来就是人民观点,“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于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同上书,第58页)所谓文化的先进性也有一个首先对人民的态度如何的价值评价标准。 这些观点的重要性在于,毛泽东从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艺批评的整体文艺活动过程与各个环节上论述了实施、落实人民本位文学观的原则。这构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为人民服务的艺术生产模式,这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民性核心思想以及人民本位文学观不流于一种抽象理论,而成为现实文艺活动的实施准则。 不能否认,这一思想从1942年开始贯彻执行,取得了中国现代文艺和当代文艺的巨大进步,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同样不能否认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新的人民共和国文艺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后,对于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阐释,在极左思想泛滥之时,把工农兵这个首先服务的对象片面地理解为惟一服务的对象,再加上长期以来把知识分子视为小资产阶级,不仅把应该作为社会主义文学重要服务对象的知识分子排斥在外,也无视其他阶层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实际存在,疏略执政党必须面对不同职业分工、不同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其提供文学艺术精神食粮的任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