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的延安之路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8:11:52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周立波既是一位革命家,也是一位翻译家与作家。“延安时期”的周立波不仅评论过中外作家的众多作品,还创作过大量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诗歌。 周立波1908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初中的时候,他开始接触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受到“五四”以来新文艺思想的影响,思想追求进步。他还受湖南工农运动的影响,倾向革命,曾因为参加游行差点被学校开除。1928年,周立波同周扬一起去上海,继续参加革命运动,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一员,参与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甚至被捕入狱。在参加革命之余,他自学英语,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并进行理论翻译,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做了积累。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周立波怀着抗日救国的情怀,与周扬、艾思奇等人离开上海奔赴延安。途经西安时他服从党组织安排担任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和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卡尔逊的翻译,同时担任战地记者,访问了晋察冀边区八路军抗日前线。1938年,他创作了我国最早反映八路军英勇抗战事迹的报告文学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从1938年底到1939年,周立波受周恩来指示在湖南沅陵、广西桂林办报。 1939年11月,周立波奉调去延安,并于12月到达延安。从1940年开始,他在鲁迅艺术学院担任编译处处长,讲授“名著选读”一课。当年的延安物质极度匮乏,各种教材、图书资料稀缺,然而在艰苦的条件下,周立波在昏黄的油灯下,在那时被视为最高级的各色油光纸上,在鲁艺东山的窑洞里陆续写下了关于外国文学名著的十几万字的讲课提纲。令人遗憾的是,许多讲稿都已丢失,保存下来并发表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该讲稿于1982年首次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的第2、3、4期上,题为《在鲁艺的〈名著选读〉讲授提纲》。1984年,该讲稿再次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更名为《周立波鲁艺讲稿》。徐迟曾专门撰文,盛赞“这份《立波遗稿》真正是我国近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文献,更是一件弥足珍贵的美学瑰宝”。 相比国统区和抗战前线,当时延安安适的生活供给、平等的人际关系、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积极的学习风尚,让经历过上海牢狱之灾、连吃饭都是问题的周立波感到非常满足,让他有一种难得的自在和欢快。正如他在到延安不久后的1941年写的长诗《一个早晨的歌者的希望》中所歌唱的那样,“我希望早风把我的歌带走,带给远方和远方的人们,让他们相信,让大家相信,生活里有很多美丽的东西……”初到延安的周立波的诗歌创作更多的是个人情怀的流露,这是“爱情的魔力”。如刊登在1941年墙报上的“情诗”里边有这样的诗句:“天上的星星,地下的眼睛。比起天上的星星,我更爱地上的眼睛。”周立波表达了对恋人林蓝的爱慕之心。 1941年春,鲁艺文学院第三期学员结业,鲁艺的几名学生被派往延安县碾庄乡参加实际工作,周立波得知后,也主动要求到乡下住一段时间。他在乡下住了两三个月,真正接触了农民,在此期间,他趴在土炕上写下了描写农村生活的最早的短篇小说《牛》。这篇小说连载于当年6月6日、7日的延安《解放日报》上。它很真实、也很贴切地反映了农村的现实生活场景,是周立波创作“工农兵”题材的初步尝试。与此同时,经一位同志的“建议”,周立波开始创作反映他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西牢狱中生活的短篇小说。同年11月,他与何其芳、严文井、陈荒煤等组织文学社团“草叶社”,编辑出版了文学双月刊《草叶》并在创刊号上发表短篇小说《麻雀》。此后又在《解放日报》《谷雨》等报刊上发表了4个连续性的短篇小说:《第一夜》《阿金的病》《夏天的晚上》《纪念》。在这5篇小说中,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狱中生活,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监狱的黑暗,以及狱友们对自由的极度渴望。在作者的笔下并不只是严肃沉闷的笔调,也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体现了周立波特有的乐观基调。正如作者自己在《〈不走正路的安德伦〉讲授提纲》中所写到的那样“太阴暗的生活,需要装点些欢容”。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周立波展示了极高的天赋,其中《夏天的晚上》成功塑造了具有复杂性格的“圆形人物”——六十五号夜差印度巡捕。他一方面受制于英国人,依势惩罚狱徒,作威作福,为非作歹;另一方面他背井离乡,身在异乡,也有着很深的怀乡病,有着人性中柔软的一面。这为周立波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中成功塑造“中间型人物”积累了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自身修为也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 下一篇: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