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2014 “纠结”的文学奖(2)


    获奖者周啸天部分诗歌遭质疑“打油诗”
    时间推进至9月,“鲁奖”获奖名单终于公布,但就是这份名单,引得一片哗然。诗歌奖得主周啸天的部分作品迅速走红,在被媒体披露王蒙曾对其作品大加赞赏的同时,一些作品被指为“打油诗”;不久,四川省诗词学会十三位常务理事发表致中国作协及“鲁奖评奖评委会”的一封公开信,据四川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启宇说,在去年学会换届期间,周啸天“为图上位,骗取公章、私报方案”,挑起学会换届风波,公开质疑周啸天是否有资格获奖。
    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周啸天倒是显得很淡定,用“留点口水养牙齿”作为回应。针对读者“不合格律”、“王蒙谬赞”等质疑,周啸天说,自己一直学习古代文学专业,在这方面有优势。至于格律问题,他反问道:“我抄过王力《汉语诗律学》,你说知道不知道?”,并称“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很多,他不如我专业,不必纠缠这个话题。”
    “我和一般人一样,对好评照单全收,对恶评进行过滤,至于负面评价择善从之。未能免俗,聊复尔尔。”周啸天总结道。
    实名投票制下“有苦难言”的评委们
    随着争议范围的不断扩大,外界将视线转向“鲁奖”的举办方与一众评委。近年来,为了尽量保证评选的客观性,鲁奖曾作出一系列改革。比如今年首次实行实名制投票。但这却让一些评委甚感“有苦难言”。
    本届鲁奖中篇小说奖评委、著名评论家白烨坦承实名制评奖和匿名评奖的结果肯定不同,“世界上没有哪个文学奖是公开投票结果,这样做就等于将评委置于公众压力之下。”
    在评委谢有顺看来,实名制是有好处的,实名制让每位评委能够公开站出来承担责任。另一位评委陈晓明则指出,实名制“有利有弊”,“一个规则的设计要考虑公众,也要考虑评委。诺贝尔文学奖是实名制,但规定50后才公开。我们这实名制,本身是信任危机下的产物,是对信任的提前透支,不正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