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重建文学的民族性(2)


    鲜活的民族性在历史和民间
    张江:文学的民族性在哪里?很长一个时期,我们一些作家热衷于面向西方,甚至习惯于以西方的表达来摹写我们的民族生活。这种借鉴和探求是有意义的。但是,民族文学的根基不在西方,它在我们的民间生活,在我们的民族传统中。只有面向生活,浸入生活,在民间生活的细微处,才能找到纯粹和鲜活的民族性。
    阿来:作家都有一定的族群属性,所以文学具有民族性是不言而喻的。
    文学意义上的民族性,在我看来,不只是由语言文字、叙述方式所体现出来的形式方面的民族特色,而主要还是由行为方式、生活习性所体现的一定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思想意识。这种内在的东西,才应该是民族性的魂魄。文学意义上的民族性,也体现在民族历史的传统中。我特别欣赏别林斯基的一段话,他在《“文学”一词的概括的意义》中说道:“要使文学表现自己民族的意识,表现它的精神生活,必须使文学和民族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能有助于说明那个历史。”
    最近,我自己写作了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瞻对》,主要是对发生于川属藏区这个小地方数百年的战争历史,进行纪实性还原。作品所写的瞻对这个地名,今天已经消失了。但不能消失的是,它已深潜于那块土地记忆深处的历史伤痛。有关瞻对的争取与争夺,事关不同地区藏族之间的内部关系,更事关汉藏之间的关系演变,通过对瞻对的过往历史的打捞,在透视其命运转承中,触摸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节,瞭望一个时代的族际交往,揭示不同民族的文化汇流。有人认为我的这部作品写出了“民族的精神秘史”,我自己觉得是在挖掘隐藏在现实深处的历史情结,表达藏汉人民追求和谐、文明的民族品格。
    跟文学的民族性相关的,是文学的民间性。我以为,现在需要特别强调文学民族性的民间资源。现在的文学教育教授的文学知识,基本上是以书面形式的文学影响与传统为主。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进入到具体的文学创造,还有一个民间的文学资源与养料。其实,民间文学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从来就是重要的元素。比如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即便今天来读,仍会发现它跟电视里偶尔会看到的评书很相像,这种文学形式早在唐代就有,那个时候叫做“话本”。所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在没有变成一个固定的小说之前,其实在民间已经被一些民间艺人在不同的场合里反反复复地讲,讲过无数次后,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这种经过不断地虚构、不断地变化,比历史事实更好听、更好看的东西,是经过很多人口头的传说,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断地丰富,再由某人把最好的本子集中起来进行加工,最后变成了一本经典。古典小说的这种形成过程,证明民间化的重要作用。
    鲜活的民族性在民间生活当中。我们做文学的人,做文学研究的人,做文学批评的人,不能总是深陷在文本当中,忘记丰富的民间生活,忘记丰富的民间传统。作家在创作实践当中,已经非常习惯于只把民间生活看成一种写作的题材来源,而不是从民间资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包括看待生活的眼光,讲述故事的方式,等等。这样的结果,可能会使文学日渐淡化大众性与民间性,最后把它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的智力活动,文化人的智力活动,把它跟民间生活完全割裂开了,似乎纯粹了,但又失却鲜活了,这是不应该的。重建文学的民族性,民间资源是需要我们发现和重新审视的重要领域。
    民族性对文学接受的重要性
    张江:受众的文学阅读,具有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可以是隐藏的。期待的构成,主要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而这两种经验都建立于民族性之上。民族的生活经验结构并定型了民族的审美经验。对大多数受众而言,离开了这个经验,作品很难被接受和传播。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以接受和传播为指向,只有凭借民族性的元素,巩固并扩大民族的生活和审美经验,才能为本民族的大众接纳和认可,作品才能存活和流传。
    张清华:在我的理解中,文学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它代表的不是一排排僵硬的文本,而是作家和读者之间的灵魂对话。如果这样把握文学,那么,什么样的文学才能够让对话成为可能,进而使作品被读者接受?我认为,应该是作家和读者之间有一种相近的气息,或者叫气味。这种气味是一种神奇的黏合剂,一经相遇,便将两者紧紧地吸附在一起。民族性就是作家和读者之间相近气息和气味的构成要素之一。
    举个简单的例子。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中国妇孺皆知,备受推崇。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把中国式的父子情真切、生动、传神地呈现出来了。与西方那种热烈、奔放、外露的情感表达方式非常不同,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含蓄内敛的,父子之间尤其如此。这是中国事、中国情,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性表征。朱自清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作品才会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审美认同乃至民族认同。同样是这篇散文,如果拿给西方读者阅读,因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其精妙未必能够被理解,作品也将失去魅力。我们时刻生活在民族传统的光辉之下,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化审美趣味。作为接受者,对富含民族文化元素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亲近感,并产生情感共鸣,符合接受规律。由此可以判断,民族化的文学更易于被大众所接纳认可。
    我们不否认,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是可以相互接受的,而且可以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从审美和语言的意义上讲,不同民族文学文本之间的相互转换是有巨大间隔的,既难以将原著本土的精髓准确传达,也难以用本土民众接受的方式准确表达。这种转换中的损耗无可弥补。纵观历史,任何一个民族,长久流传下来,并内化为这个民族精神底蕴的文学经典,从来都是本民族的文学精品。这一点,即便在文化交流无所不在的今天也依然如此。这同样佐证了民族性对文学接受的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