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从宋词到元曲:文学形式的转变轨迹(2)


    合调演唱强化音乐特性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中的风雅颂也可以根据音乐简单划分为民间歌曲、艺术歌曲和庙堂歌曲。唐诗的文学性因素达到了艺术的顶峰,但和《诗经》比较,其音乐元素则逐步减弱。而词本身就是歌或者曲中可以合调唱出的文字部分。大家熟悉的《虞美人》《菩萨蛮》《清平乐》《雨霖铃》都是唐教坊曲,《念奴娇》相传念奴为唐代著名歌妓,《如梦令》相传为唐庄宗自制曲,《破阵子》则是唐代开国创制的大型舞乐曲《破阵乐》中的一曲,这些都有音乐的调性。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音乐、文词和演唱缺一不可,并且就写作过程而言,是先有音乐,再把词填进去,最后付诸歌唱,因此可以说乐曲是一首词的基础,而且在后来的戏曲音乐中大量沿用。到了元曲,演唱成为更加突出的形式;发展到杂剧,慢慢和歌舞表演也结合起来了。元曲虽然可以分为散曲和杂剧,但是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合乐可歌。
    五代词和早期的宋词都是小令,但从宋代大词人柳永开始发展出可以铺叙开来的比较长的词,我们称之为慢词,慢既包括音律上的缓慢,也包括词的内容和结构的庞大。慢词的出现在整个词史中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这也为以后戏曲的宏大叙事奠定了基础。
    柳永的《八声甘州》和《雨霖铃》都长于铺排,对后来元曲的音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清代陈锐在《褒碧斋词话》中说:“词源于诗而流为曲,如柳三变纯乎其为词矣乎”,指出柳永的词显示了元散曲的特色。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说:“以宋词喻之,则汉卿似柳耆卿。”两宋之交的周邦彦和李清照都是精通音律的人,李清照还曾经批判苏轼不协音律。南宋词人对音乐性的重视亦是表明对词创作形式的重视,而文学样式一旦发展到对形式的极致追求,也表明其已失去了最初的活力。其实,李清照如此看重词的形式而看不起苏东坡“不协音律”的词,恰恰表明,词这种文学样式已经走向末路。由此,南宋之后词也开始没落了,但一定会有新的文学形式来取代它,这就是元曲。宋之后也有很多人写词,但并不是主流的文学样式了,正如唐代人也写词,但诗歌才是唐代的主流。戏曲并非产生于元代,但只是到了元代才真正成为主流,其中最大的转变是,戏曲的文学性开始和音乐性、表演性紧密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