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何建明:理直气壮 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写作(2)


    三、作家不能看轻、看低人民。毛泽东曾说过,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充分说明了人民的创造能力。但是现在在我们的作家中,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比群众聪明,从内心的感情上其实就根本看不起人民,这是很不对的。几十年里,我写的作品多数是表现各条战线人民群众的形象,在与许多最普通的人民群众打交道时,常常会发现一些在领导干部和作家眼里感觉极其困难或艰难的事情,在普通人民群众那里却可迎刃而解。比如我在写三峡移民工程时,动员库区人民离开家乡迁至远方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许多人由于对政府的移民政策认识不够,加之社会上总有一些干扰的因素,动员搬迁工作总是难上加难。记得那年我采访一个叫中堡岛村的村庄,看到当地干部在现场不知所措时,最后站出来做通村民工作的竟然是位95岁的老太太。她将1958年周恩来到江心岛她家讲的“大家与小家”之间关系的一段话跟村民们一说,后来又讲述了周总理看到她家困难后自掏口袋送其两块钱的故事,原本吵吵嚷嚷的会场一下静了下来,最后大家异口同声道:我们听政府的!去年我在写利比亚大撤侨的作品时,也感受颇深:当数千中国民工被困在利比亚和突尼斯交界的边境时,由于现场极其混乱,日本人、越南人、菲律宾人都混在我们队伍之中,造成我数千民工无法出境——因为大家都没有了护照等证件,只长着同样的“东方人”面庞。就在上上下下无计可施时,是一位中国工人站出来说:我们唱中国国歌吧!于是,所有中国人都唱起中国国歌……如此使得在场的数千名中国民工顺利撤离利比亚。这样的故事,在我所写的几十部作品里比比皆是。所以说,作家要当好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写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作品,先得好好向人民学习。道理就在于此。
    四、为人民写作不能存私心和私情。有位哲人曾这样说,最美的花需要最清澈干净的水灌洒,最动听的故事也需要最纯洁的感情去编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这样,要创作和塑造好一个进步、向上和生动的人民形象,身为创作者的作家内心的情感首先就得像镜子一样透明、像清泉一般纯洁,该对自己的写作对象始终抱有虔诚之心、对写作对象身上所闪耀的精神光芒怀有神圣的崇敬与敬畏。当年我们的革命文艺前辈创作“李双双”、“小二黑”、创作《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陈景润、《雷锋的故事》里的雷锋,都是在这种崇高而纯洁的心态下完成的。今天的时代,我们的人民在推进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实践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可歌可泣的精神风貌和丰富情感,是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对于这份天赐的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中国当代作家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去热情地拥抱和拥有它,更没有任何理由冷落或忽视它。也许每个创作者都有不同的艺术水准和追求,能力和笔力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共同做到的一点是:创作固然有自由,但我们的信仰和文德将有底线。这条底线在我看来,最起码的是不能刻意丑化我们的人民,不能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与自己的人民共呼吸、同命运则是理想的文学人的境界。我们应当努力为这样的理想境界先构筑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以前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为人民写作,就得对人民爱得彻底、爱得干净、爱得无私。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讲得深刻和全面。他还结合当前文艺界存在的问题,尖锐地指出现在的一些文艺工作者金钱和名利至上,导致作品和艺术活动变了味。确实,在当代作家和文学界中这类惟利益、惟名声、惟金钱的现象很严重。急功近利写作、急功近利争奖项、急功近利自吹自擂等,无处不在。所有这些现象,就是“私利”、“私心”在作怪。所以真正要实践好为人民写作的任务,去掉内心深处的私心和私利十分必要,这恐怕也是眼下不少作家需要先完成的一门功课。
    五、为人民写作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和永无止境的艺术追求。任何一种职业,如果想成为行业里的高人、成为广受大众欢迎的匠师,就得有一手过硬的出众本领。在文学艺术领域更是如此。尤其在当今各种信息和传媒高度发达和文学艺术本身面临多种冲击与影响的情况下,作家“缺钙”现象还很普遍。这就更要求我们在进行每一部作品创作时,必须有较高的艺术要求、感情投入等等方面的努力。为人民写作要想获得有所效果,不下苦功,不吃大苦,不在艺术追求上用高标准,恐怕难以实现。因此,作家们都有学习、提高和不断进取的任务。尤其是我们应当把“人民”这一课当作自己一生的必修课,把它做好、做实,做到心坎里,装入信仰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