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回归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马征 参加讨论
当下文学研究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越来越被疏远、被“陌生化”,一些研究者认为他们的作品过时了,而研究那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家才显得“洋气”。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折射出文学研究在理论方向、把握现实以及学科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反思。 第一,对西方文论追新求异,挑战现实主义文论的主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界大力译介各种西方文学理论,推崇与之相关的文学潮流和作品。西方文论在中国轮番登台,研究者忙于追赶理论潮流,同时“赶时髦”式地更换文学研究对象,认为“新的”就是“好的”。其实,一些西方的“新”理论未必新,也未必适合研究中国文学,但研究者却把这些西方文学理论和作品奉为宝典,并以之为标准选择、取舍和评价中国文学作品。一时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受到异常追捧,而曾经备受关注的现实主义文论和作品则乏人问津。 这反映出文学研究界意识形态的变化。在“告别革命”和“去政治化”等思潮的影响下,研究者挑战现实主义文学主流,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一元独尊的地位,阻碍了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许多研究者由批判和否定“文革文学”,到否定“十七年文学”成就,进而将“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全盘否定。他们漠视和贬低现实主义作品和理论,特别是“五四”以来形成的与中国革命实际相契合,而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表现出以西方“现代”观念否定和替代中国独特现代性道路的企图。这种“颠倒”式的意识形态诉求在文学研究领域泛滥,致使很多人抛弃了现实主义文论遗产,影响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理论探索。 第二,对“小叙事”津津乐道,“宏大叙事”衰落显示出把握现实的无力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宏大叙事”衰落而“小叙事”崛起,文学研究日益向描写世俗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作品倾斜。从“寻根文学”、“新历史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状态小说”以及“个人化写作”、“欲望化叙事”、“下半身写作”等文学现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宏大叙事”的整体性被打破,“个体化”、“欲望”、“新历史”、“偶然性”等关键词成为研究领域的高频词汇,而“典型化”、“本质规律”、“思想性”等概念则逐渐被抛弃。 “宏大叙事”的衰落表现出创作者和研究者把握现实的无力感。面对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一些创作者的世界观被物化、扭曲,丧失了中国文学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他们或者认同消费主义价值观,屈从金钱逻辑,创作迎合低级趣味的作品;或者远离时代主题和国计民生,躲进自我虚构的“小时代”讲述吟风弄月、纸醉金迷的故事;或者潜入个体隐秘幽微的内心世界,以发掘病态畸形人格为乐。于是,闭门造车代替了深入生活,自我想象置换了现实问题,不少作品与现实隔膜很深,缺乏深刻的思想性、把握现实的艺术功力以及对时代精神的提炼和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