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院重新落地生根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01 中国社会科学报 史飞翔 参加讨论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机构,它集聚徒讲学、藏书印书、学术研究、祭祀及化民成俗等功能于一体,曾经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进步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书院萌芽于唐,繁荣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欧风美雨”及“坚船利炮”的影响,书院面临危机。“戊戌变法”时,光绪帝颁布上谕,将各地的书院改为学堂。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这道谕旨很快作废了。尽管如此,当时书院也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1901年初,清政府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在此情况下,张之洞、刘坤一两位总督联名上疏,请求将书院改为学校。同年9月14日,清政府正式颁布了书院改学堂的谕令,要求将全国各地的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谕旨称:“人才为政事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即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各地纷纷照旨办理,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书院改学堂的热潮。至此,在中国大地上前后存在了一千余年的书院制度,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书院制度被废止,并不意味着书院从此就真的销声匿迹了。经学大师王闿运经营的船山书院,一直坚持多年才改为学堂。湖南的岳麓书院也是几经挫折,但始终延绵不绝。书院改制之后,胡适曾痛心地说:“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他将书院精神概括为“代表时代精神”、“讲学与议政”、“自修与研究”,尤其是自修与研究精神,“与今日教育界所提倡道尔顿制的精神相同”。胡适说得没错,与现代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相比,中国古代的书院确有它独特的优势,比如:自主办学、各有特色,学者治校、学术自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道德修养,面向社会开放等。 书院改制二三十年后,蔡元培、胡适、毛泽东等人便意识到书院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发起了一个书院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开启了现代书院新历程。1921年8月,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就是“取古代书院的形式,纳入现代学校的内容,而为适合人性,便利研究的一种特别组织”。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起,书院大有复兴之势。可以说,书院并未真正远离我们,仍然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仍然是中国文化人向往的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上千年,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几个高潮,如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王湛心学、清代的乾嘉汉学和实学,都与书院息息相关。此外,书院还对文学、艺术、藏书、建筑以及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应重视书院传统。书院可以创新教育、繁荣学术、推进文化、维系人心,可以凝聚中华人文思想,培养中华文化人才,推进中华文化研究、交流和普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院尽管是乡土中国的历史记忆,但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书院与当下社会的融合问题,解决好书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那么书院在现代社会是完全可以重新落地生根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