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折笋”,夏雨“肥梅”(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43 中国社会科学报 徐有富 参加讨论
如果说这两句诗写的是春景,则“红绽雨肥梅”一句中的“梅”当指梅花,那么这句诗可解释为经过雨水的滋润,红色的梅花绽放了,显得很丰满。不过,夏天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这是由梅花的特性决定的。梁萧纲《梅花赋》云:“梅花特早,偏能识春。”为了表现梅花的这一特性,唐人写了不少以《早梅》为题的诗,如孟浩然的《早梅》:“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齐己的《早梅》诗由于伴随着一字师的故事就更加有名了,前半首为:“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即使不以早梅为题,诗人们的咏梅诗,也多强调梅花早开的特性,杜甫的咏梅诗尤多,如《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这些诗所描写的梅花,有冬天开的,有春天开的,恰恰没有一例是夏天开的。 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长环境,都会影响梅花的花期。甚至同一棵树上的梅花,开放时间都有前有后。那么,处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长安,梅花的花期是否会较迟呢?事实上,唐代长安气候温暖,挺适合梅树生长的,而且梅花开放得也很早,如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李端《送客东归》:“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可见早春时节,从长安到洛阳,一路上都能见到梅花盛开的景象。 再如李世民《冬日临昆明池》:“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他们都写到长安地区的梅花在柳条尚未吐绿时就已凌寒斗雪开放了,可见唐代长安地区梅花花期也是非常早的。所以说“红绽雨肥梅”描写的不是春天的梅花,而是夏天的梅子。这两句诗写的不是春景,而是夏景。 这两句诗还有一些写作特点值得一提。一是将颜色字置于句首,宋范晞文《对床夜语》指出:“老杜多欲以颜色字置第一字却引实字来,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是也。不如此则语既弱而气也馁。”接着,他还举了几个例句,其中就包括“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这两句都是倒装句,原意是风将绿色的竹笋吹折了而下垂着,雨将红色的梅子催肥了,像要绽开来。为了突出竹笋之嫩绿,梅子之深红,特地将“绿”与“红”两个字置于句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是用了俗字,王士祯《带经堂诗话》批评道:“凡粗字、纤字、俗字皆不可用,词曲字面尤忌,即如杜子美诗‘红绽雨肥梅’,一句便有三字纤俗,不可以其大家而概法之。”王氏指出了杜甫爱用俗字的特点,但不应该批评,而应该表扬。一个“肥”字就将梅子在雨水的滋润下丰硕肥大的样子活画了出来。如唐人张蠙《社日》首句“鹅湖山下稻粱肥”,一个“肥”字就将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景象写出来了,从中不难体会到当地村民欢乐的情绪。 “肥”字用得最好的,当推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句中“肥”与“瘦”采用词性活用的方法用作名词,借指绿叶与红花,并且将两者放在一起加以对比,从而极其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关心与爱惜。可见,关键不在于俗字该不该用,而在于用得好不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