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于静处传深意,默坐相看莞尔时”——品读科学家唐稚松的爱情诗(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2:11:01 中国社会科学报 贾宝琦 参加讨论
《金缕曲·寄恩健》词中写道:“茫茫尘海孤飞翼。是何缘,萍踪一遇,竟成连理。百岁几多风雨夜,难得一人知己。况冷暖、终身相依。不羡他人夫婿贵,羡家家莺燕同枝寄。唯你我,遥相忆。”在茫茫的尘海中,诗人犹如一只孤雁,却幸运地遇到了童恩健这样一个知己。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知己不羡慕虚荣富贵,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却始终与他不离不弃,相依为命。诗人极为推崇爱人的情操,并深为得到这样甘苦与共的知己而庆幸。当然,童恩健也确实值得丈夫如此敬重。她为使丈夫专心研究,从不以家务拖累他,唯作自我牺牲,以维持家计。先是牺牲她本人的事业(先后辞谢两所院校负责筹建建筑学教学研究室的重托),继则牺牲平生唯一爱好之绘画,放弃在澳门举办个人画展的邀请。最后,牺牲了她自己的健康,终因积劳成疾而早逝。她以无私的奉献和牺牲,成就了丈夫的科研事业。 爱妻遽然离去,唐先生痛不欲生,于心神衰竭之际勉力写下了挽联:“一去我何堪。既未同死,又难独生。空留悲恨长无尽;卌年君太苦,劳瘁默承,清贫自守,欲报恩情悔已迟。”其意饱含对爱妻的赞美、爱怜;同时,也表达了悲苦的自己对没能报答爱妻的深深懊悔,字里行间悲怆滴血。 《玉楼春》是唐先生写的最后一首悼亡之作:“年年总叹春归急,转眼花飞原草碧。花残犹许再开时,人去却无重见日。女牛有渡银河夕,我望遥天唯叹息。记曾对泣月当楼,今独相思灯背壁。”“年年总叹春归急”,转眼间唐先生也已仙逝六年,他早就不必望天叹羡牛郎织女七夕之会了。因为,他可以在天国里与夫人朝夕厮守,想他们依然会如在人间时那样“常于静处传深意,默坐相看莞尔时”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