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视角的汉英隐性否定名词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57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张颖 陈昌来 参加讨论
摘 要:否定词可以构成否定语义,但否定语义不一定只通过否定词来实现,汉语和英语都有不用否定词却表达否定意义的隐性否定。文章聚焦于能够表达隐性否定的一类名词,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这些名词的否定用法以及能够表达否定语义的原因,并用义素分析法提取汉英隐性否定名词含有的语义特征,挖掘两种语言中隐性否定名词背后的认知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比汉英隐性否定名词的共性与差异。 关键词:汉英;隐性否定;名词;认知 作者简介: 张颖,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陈昌来,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认知视角的汉英隐性否定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8CYY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引言 显性否定指含有形式标志的否定,即含有否定词的否定。“含蓄否定也叫隐性否定,指不具有否定形式却具有否定意义的否定”(孔庆成1998:65)。隐性否定即指不含“不、没、别、no,not”等形式标志却含有否定语义的表达方式,对隐性否定的关注突破了否定范畴单纯地只研究否定词、否定句的局限,以联系发展的眼光把否定与其他因素联系起来,是对显性否定的有益补充。隐性否定名词指能够表达否定意义的名词,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看,汉语和英语的隐性否定名词具有很多共性,它们是人类认知机制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汉英隐性否定名词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性是不同民族的认知情况在语言中的反映。本文用义素提取的方法分析这些名词含有的共同语义特征,解释说明它们具有否定语义的原因。 2.隐性否定名词语义特征分析 2.1 具有“神灵”义的隐性否定名词 有的隐性否定名词具有[+神灵]义,如“天、老天爷、上帝、鬼”等,常与“知晓”类动词搭配,如“知道、明白、晓得”等,表示无法分辨或没人知道,常用于发表感叹,表达说话人的无奈与不解。例如: (1)半个多月后,刘春梅把勒尔武的现状报到了上级有关部门,上级又派了专家会诊,结论是瘫痪,至于什么时候能恢复,他们都说只有老天爷才知道。(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不知道)(索朗仁称《藏·甘寨》)1 (2)但说得坦白些,我们没有人知道一粒种子将孕育出多少苹果,这个问题,也许只有上帝知道。(只有上帝知道=不知道)(陆春祥《乐腔》) (3)“李明强想怎么样?”陆建峰急忙拉住胡斌问。“鬼知道!”胡斌愤怒地盯着程富荣一边说,一边慢慢地站起来。(鬼知道=不知道)(赵政坤《晨色苍琅》) “鬼”本义是人死后的灵魂,虽与“神”是不同的生物状态,但原始先民认为灵魂不死,万物有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鬼”与“神”有相通之处,都具有法力等超能力,“鬼”同“神”一样受到人们的祭祀、崇敬,都可以通过祈祷、祭祀等方式与他们沟通,故“鬼”也具有[+神灵]的语义特征。 英语具有[+神灵]义的名词有“God/goodness/heaven”等,同汉语一样可以表达否定。如: (4)God knows what’s happened to them.(天知道他们怎么了。) (5)Goodness knows why Marilyn Monroe killed herself.(天知道玛利莲·梦露为什么自杀。) 2.2 具有“虚无”义的隐性否定名词 有的隐性否定名词具有[+虚无]义,如“梦、屁”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不是实际存在或没有实际的用途,它们能够表达否定的认知基础是具有“虚无”的概念意义。“梦”常构成“做梦”“梦话”“白日梦”和“黄粱梦(黄粱美梦)”等传递否定意义,“做梦”比喻幻想,指不可能做到或与现实不符的事;“梦话”比喻虚妄不能实现的话;“白日梦”指不切实际的幻想;“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如: (6)许三观说:“我不能去买米,我现在什么事都不做了……你还想让我去买米?你做梦去吧。”(你做梦去吧=我不会去买米)(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7)老胡:是啊是啊是啊……啊太太,你看啊这一晃咱们就这么大岁数了,孩子们呢出国的出国,工作的工作,现在身边是一个孩子也没有,嘿嘿,你说这要是突然蹦出一大儿子来,这挺好玩儿的哈…… 老胡妻子:净说梦话,我都这岁数了,还想让我给你生一儿子。(净说梦话=不可能)(《我爱我家》剧本) (8)无烟中国或许只是一个白日梦。但全国范围内的禁烟令,再加上可靠的电子香烟产业,将提供梦想变为现实的诱人途径。(白日梦=不可能实现)(《南方工报》2015年5月21日) (9)吴建平伸手指指电视屏幕,“你看道琼斯指数好像有些回升了,你说咱们要是投资股票是不是能小赚上一笔?”“又做你的黄粱梦!现在股市一片低迷,大家往回撤都来不及……”(用“黄粱梦”指前文所说的事不会发生)(吴俣阳《杨娃娃的婚姻报告书》) “屁”本义是由肛门排出的臭气,看不见摸不着,由于没有实际的用途,可用它来否认事物的价值,比喻事物不足道或没用。“屁”的否定意义是基于人类身体的基本体验,“屁即是无”是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受到了概念隐喻的影响。如: (10)“我看除开皇后,就数罗晓莉!”“罗晓莉算个屁!顶多在水平线上。”(罗晓莉算个屁=罗晓莉不算什么)(张贤亮《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11)宋钢使劲摇头,他哀求道:“去医院。”“他妈的。”那人扔下了板车说,“人都死啦,还去个屁医院。”(还去个屁医院=不用去医院)(余华《兄弟》) 由“屁”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的词也与否定有关,如“屁事、屁话、放屁”等。“屁事”指不屑一顾的事或指与事无关;“屁话”指毫无价值、该被否定的话;“放屁”可用于否定对方的说法或行为。如: (12)宝宝问:“你怎么说?”图图笑着喷了口烟:“我说摸也好捏也好,关他们屁事。中国人要少管人家闲事,四化就有希望了。老头子气得又要揍我。”(关他们屁事=不关他们的事)(张贤亮《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13)许飞豹流下眼泪,说:“队长,我背你走,或许还能走出去。就是走不出去,死也要死在一搭!”田老六大骂飞豹,竟搧了他一个耳光,骂道:“屁话!叫你走你就走!再耽搁一个也走不掉了!你是闹革命来的,不是来白送死的!”(用“屁话”否定对方的话语)(贾平凹《浮躁》) (14)“我就是不去,何小勇不是我爹,我爹是许三观。”“放屁。”许三观对邻居们说,“你们看,这小杂种还想往我身上栽赃。”(用“放屁”否认对方的说法)(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英语中含[+虚无]语义特征的名词有“dream”,以“dream”构成的短语也有否定意义,如“dream-land”指不切实际的空想、幻想;“dream on”是做梦(反语)或痴心妄想;“dream up”指异想天开。如: (15)You must be in dream-land if you think he will pay that much.(如果你以为他会给你这么多报酬,不啻为痴人说梦。) (16)So you want a promotion?Dream on!(这么说你想升职?不可能!) (17)Trust you to dream up the crazy plan!(亏你想得出这种不现实的计划!) 2.3 具有“贬损”义的隐性否定名词 有的隐性否定名词具有[+贬损]义,如“狗、儿子、孙子、王八蛋、神经病、疯子、白痴、傻瓜”等,它们在特定语境下含有贬义,都指不好的事物,“不好”即与否定有关。 “狗”带有否定语义,这与汉民族对“狗”的认知有关,在中华文化中“狗”带有贬义色彩,一直以来人们对“狗”没有好感,“狗”常与不好的事物相关,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或熟语在感情色彩方面也具贬义,如“走狗、狗崽子、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猪狗不如、痛打落水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狗”可以加在称人名词前(尤其是带贬义的称人名词前)表示憎恶,如“狗财主、狗奴才、狗汉奸”等。所以“狗”代表不好的事物,与否定有关。如: (18)“不信你跟我一块去看看———”“真的?”“骗你小狗。”“骗你小狗!”刘纬一瞪眼。“不是。”刘俑忙解释,“我是说,谁骗你谁是小狗,不是说你是小狗。”(骗你小狗=不骗你。)(张殿权《中学时代》) (19)“马小跳!”夏林果追上去,“安琪儿真的去拍电视剧了?”“骗你是小狗。”(骗你是小狗=不骗你)(杨红樱《漂亮女孩夏林果》) 在汉民族的一般认知中不好的或低人一等的事物除了“狗”以外,还有“儿子、孙子、王八蛋、神经病、疯子、白痴、傻瓜”以及与“龟”有关的詈词,如“龟儿子、龟孙子、乌龟王八蛋”等,它们能够表达否定的原因在于具有[+贬损]义,褒义的事物是值得肯定的,贬义的东西却常常得到否定的评价,像“骗你是小狗”这样的句子,说话人肯定不想当小狗,寓意自己“不是小狗”即“不会骗你”,都避免成为“不好”的事物,这使得具有贬义色彩的名词具有了否定含义,它们后面常跟“才”一起构成否定语义。再如: (20)“你真的求饶了吗?”“骗你是小狗,骗你我是你的干儿子,是你干孙子。”(骗你是小狗,骗你我是你的干儿子,是你干孙子=不骗你)(张炭《春光灿烂猪八戒·三戏孙悟空》) (21)洋马忙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别是你瞎编的吧?”懒猫赌咒发誓:“我瞎编干啥?我瞎编了是你孙子!……”(我瞎编了是你孙子=我没瞎编)(张贤亮《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22)对于一个思维正常的营销人来说,只有神经病才会把梳子卖给和尚。(只有神经病才会把梳子卖给和尚=一般人不会把梳子卖给和尚)(徐发军《借力营销》) (23)我摆摆手,对着孙胖子说道:“大圣,你也不用客气,我知道你低调,不爱出风头,现在就咱们哥俩,你也该露露实底了。”“王八蛋才低调!龟孙子才不爱出风头!”孙胖子对我嚷道。(王八蛋才低调!龟孙子才不爱出风头!=我不低调,我爱出风头)(耳东水寿《民调局异闻录3血海鬼船》) 前文提到“鬼”具有否定含义是因为含[+神灵]的语义特征,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具有[+贬损]的语义特征。“鬼”含有可怕、丑陋的贬义概念,由这种语义继续扩展为含有贬抑、否定的负面语义,这是一种隐喻现象,“鬼”的语义由于相关联想进一步虚化: 其一,“鬼”引申为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如“酒鬼、烟鬼、吝啬鬼”,对人的评价是负面否定的,再如“丑鬼、懒鬼、赌鬼、爱哭鬼、小气鬼、自私鬼、冒失鬼”等,我们把入侵的外国人叫作“鬼子”,也反映出对侵略者贬义、否定的评价。 其二,“鬼”扩展出“不光明、不可告人”的语义,如“搞鬼、心中有鬼、心怀鬼胎、鬼头鬼脑、鬼鬼祟祟”,都是“不好”的语义。 其三,“鬼”也有“恶劣、糟糕”的意思,即指“不好”,如“鬼天气”指天气不好,“鬼地方”对“地方”持不满意的态度,“鬼话”指不真实的话。再如: (24)“……尤其是这样一大把年纪了,还整天戴个太阳帽,穿双洋皮鞋,还叼根大烟斗……你说什么鬼样子嘛,简直就是个猴顶灯,也不怕摸着黑儿啊,绊你个大跟头。”(鬼样子=不成样子)(《我爱我家》剧本) 英语含[+贬损]语义特征的名词也有“dog”,“dog”有贬义、否定的一面,如“yellow dog(无赖),dead dog(窝囊废),dirty dog(坏蛋),lead sb.a dog’s life(过着不好的生活,痛苦不堪),go to the dogs(一蹶不振、不复往日之盛)”,这些与“dog”有关的短语都与“不好”有关。再如: (25)The company has gone to the dogs since he took over.(这家公司自他接手以来已大不如从前。) (26)My date was a dog.(我的约会很令人失望。) (27)My math exam was a dog.(数学考试没考好。)(张丽华2016:10) 与“狗”不同的是,“dog”具有两面性。除了否定的语义,“dog”还有褒义、肯定的一面。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英语中,某些与狗有关的短语、俗语带了褒义色彩,如“lucky dog(幸运儿),clever dog(聪明人),top dog(担任最高职位的人)”等。“狗”在两种语言中感情色彩的不同反映出说两种语言的人对“狗”的认知情况不一样,“狗”在两种语言中有统一的一面,即都有否定语义,但英语“dog”还有褒义、肯定的语义。认知情况依赖于我们的社会和文化语境,语言离不开一个社会特定文化下认知模型的影响,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发展有制约作用,语言表达是基于不同民族对社会、文化的不同体验。 2.4 具有“粗俗”义的隐性否定名词 有些隐性否定名词具有[+粗俗]义,如“屁、球”等,它们都是粗话、脏话,使用这些脏话骂人时,对对方持否定、反击、批判的态度。如“屁”通常被认为是阐明态度的粗话,可以表达情绪,表达强烈的否定性斥责。如: (28)许三观说,“我自己来负这个责任。”“你负个屁。”李血头说,“你都死掉了,你死了什么事部没有了,我就跟着你倒楣了,你知道吗?这可是医疗事故,上面会来追查的……”(你负个屁=你负不了)(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含有[+粗俗]义的名词还有“球”,意义和用法与“屁”相近,色彩更为粗鲁。如: (29)县里说,你们懂个球,没一点政治头脑,也没全局观念。(你们懂个球=你们不懂!)(陈忠实《村画》) (30)“海喜喜不是干部?”我勾着炉缝,问他,“昨天他接我们去,我们还当他是干部哩。”“球干部!”谢队长淡淡地一笑。(球干部=不是干部)(张贤亮《绿化树》) (31)鬼子叫咱围困住,他出来我就打,他回去咱就抢收,他有球的办法。(他有球的办法=他没有办法)(《陈荒煤文集》第1卷) 方言中用含[+粗俗]义的名词来表达否定的现象很常见,如四川话、重庆话里的“铲铲”“锤子”“毛线”等,常用在口语中,是对不靠谱、不切实际、行不通的言行或想法进行强烈否定,有时也是一种善意骂人的话,一种一笑而过的嘲弄之辞。 (32)邓玉芳:“银行已经不可能再给我们贷款了。”干部甲:“没得钱,说个铲铲。”(说个铲铲=不用说)(王逸虹《邓小平在重庆》) (33)看电影,看美国大片《角斗士》,25元一张票胃口吊得足足的。哪知走拢才晓得,停电!———哦嗬!看个铲铲。(看个铲铲=看不成)(张老侃《重庆言子儿》著) (34)“这分明就是两码事,也不知道怎么给你解释。”“说不过我就是说不过我,还解释个毛线。”苏薇哈哈大笑起来。她说得没错,在她面前我常常会显得笨嘴拙舌。(解释个毛线=不用解释)(周朝《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 英语含[+粗俗]义的名词如“fuck”,它用于表达消极否定情绪,包括骂詈用词和表示愤慨的感叹用词。如: (35)You have done fuck all today.(你他妈的今天啥也没干。) “fuck”也可做动词表达消极、否定,如“I completely fucked up my exams(我考试完全没考好)”,动词“fuck”与作为名词使用的概念义相同,只是不属于本文隐性否定名词的讨论范围了。 3.汉英隐性否定名词的共性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可见,汉英隐性否定名词有一部分在概念义上有重合,如“天、老天爷、上帝、鬼”和“God,goodness,heaven”,“梦、屁”和“dream”,“狗、孙子、王八蛋”等和“dog”,“球、屁”与“fuck”,进一步分析得知,它们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如与[+神灵]、[+虚无]、[+贬损]、[+粗俗]有关,是基于人类共同的认知基础产生的否定概念,是概念化的形成。“人类的概念结构是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其形成与‘识解’密切相关,应当借助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来解释概念结构和语义系统”(王寅、赵永峰2010:前言)。基本概念来自于人类所特有的概念化能力,人们直接获取它们的意义,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更复杂的概念和一般范畴,可以通过隐喻理解抽象的概念,也可以产生各种更复杂的概念结构,概念化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从人的认知角度对各种语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而且这种解释能够找到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证据,理据性能够使我们更高效、深入地认识汉英隐性否定现象。“认知语言学所强调的‘语言表达是人识解之产物’正道出了这一基本立场。那么在汉英对比研究时,重点就该寻找出隐藏于两种语言同类表达背后的认知机制之异同”(王寅2015:47)。我们通过下图来看语言和认知的关系: 图1.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人类的现实世界只有一个,说汉语的民族和说英语的民族正是基于同样的认识核心,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体验和认知中形成了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系统和表达方式,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类语言与客观现实之间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即是人类的认知,语言正是在体验、认知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非自治系统,其间必然有相同相似的表达,这也是认知语言学最基本的观点,而各个民族对客观现实认知的加工方式不同,在语言中又必然形成差异性。 4.汉英隐性否定名词的差异分析 汉英隐性否定名词除了共性,也有差异。为什么汉语的“鬼”可以表示否定,而英语“ghost”不可以呢?这反映出对同样的客观对象“鬼”说汉语的人和说英语的人认知情况不一样,这两个看似对应的概念受制于不同民族头脑中的特定文化模式。汉语的“鬼”和“神”常合称在一起,虽然“鬼”与“神”是不同的生物状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二者有相通之处,都具有法力,都可以通过祈祷、祭祀等方式与他们沟通。“至少在汉代以前的人们的观念中,鬼神浑而不别,并未见出十分清晰的分野。鬼即等于神,神亦即是灵,灵又就是魂,魂也就是鬼。……鬼神共存一体”(臧克和1995:345)。汉语中“鬼神”常作为一个整体一起使用,如: (36)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谦·彖》) (37)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礼记·仲尼燕居》。孔颖达疏:“鬼神得其飨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飨食也。”) (38)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英语“ghost”更多地与恐怖、邪恶等意义联系在一起,如“吸血鬼、食尸鬼”,与“神灵”义相去甚远,故“ghost”在语义扩展和变化中也不具有否定意义。我们试把汉语的“鬼”和英语“ghost”作如下对比: 表1.“鬼”和“ghost”对比 从上表可以发现,英语的ghost不具有否定含义,而汉语“鬼”的几个语义概括起来都与否定有关,“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是对人持否定的看法;“不光明、不可告人”是对事情持否定的态度;“恶劣、糟糕”是对事物不好的评价,“鬼”扩展出的这几种意义都可以表达强烈的否定,甚至独立成句,意义已经虚化了。再如: (39)他想,这里边没有猫腻,没有贪腐,没有龌龊的权钱交易,鬼才相信呢!(鬼才相信=不相信)(宋庆华《绝对意外》) (40)小满听不下去了,将两个小子拎了开来,哼哼唧唧道:“今天是我的好日子,你们哭个鬼!”(你们哭个鬼=你们不要哭)(却却《战长沙》) (41)“不是说,他和您是一家人吗?”“鬼!我要是有这么个后辈儿,早就把他活剥了!”(用“鬼”否定说话人的看法)(高建国《明天割麦》) 除了上文提到的与汉语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隐性否定名词以外,英语还有其他隐性否定名词,它们的否定意义是由自身的概念义决定的,只是形态变化使得它们具有了名词的外表,如“absence(缺失、无、没有),ignorance(不知道、不了解),failure(不及格、不足),lack(没有、不足)”等。如: (42)In the absence of actual data no reliance can be placed on such figures.(在没有实际资料的情况下,这样的数据不可靠。) (43)There is so much ignorance?About mental illness.(关于精神疾病,人们还有很多不了解的。) (44)I am puzzled by his failure to reply to my letter.(他不给我回信使我很困惑。) (45)Despite my lack of experience,I got the job finally.(虽然经验不足,我最后还是获得了这份工作。) 英语中像absence,ignorance,failure这样的名词与汉语隐性否定名词有本质区别,汉语中的隐性否定名词本身不具有否定的理性意义,它们的否定意义都属于附加义或引申义,而上文列举的这些英语名词本身与“不、无、缺”等概念含义相关,是英语的形态变化使它们具有了名词的外表。形态是汉、英语不可逾越的鸿沟,两种语言相异的现象中很多与英语的形态有关,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汉语和英语本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 英语中我们把absence,ignorance,failure视为隐性否定名词,但是不把与它们意义相对应的汉语中的“缺失、忽视、失败”视为隐性否定名词,原因在于英语中这些词不单单具有“缺失、忽视、失败”的意思,在其他语境中还有别的否定用法,它们的否定用法较为典型、固定,在翻译的时候也常译为显性否定,而汉语诸如“缺失、忽视、失败”这些词的否定用法不典型,除了对应“不在、不重视、没成功”的状态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否定用法了,故不视为典型的具有否定意义的名词,如若把它们也划入隐性否定手段的话,那隐性否定名词就会无止境、无原则地泛化扩大,就像把“成功”看作隐性否定名词,因为它表示“不是失败的状态”一样,那我们的归类就没有意义,见表2。 表2.汉英隐性否定名词对比表 5.结语 人类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而是跟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紧密相关,语言就是人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知,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类认知规律的流派,以人的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和意义为研究中心,努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共同的认知方式。由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说汉语的人和说英语的人能够凭借自身的体验在隐性否定名词方面展示出惊人的一致性,揭示出人类大脑共通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机制;语言的形式作为概念内容的外化形态,是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落脚点。表层的差异必然有更深层差异的动因(刘正光、李易2019:2)。由于汉、英语言的文化差异,影响到各自认知情况的不同,汉英隐性否定名词呈现出差异性。同是建立在人类普遍认知的基础上,异不仅是由于语言类型的不同,隐性否定名词受制于英语的规则和形式,还体现在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上。 参考文献 [1]孔庆成.否定修辞作用的语用机制[J].语言文字应用,1998(1):59-66. [2]刘正光,李易.认知语义对比:理论、原则、目标与方法[J].外语教学,2019(4):1-7. [3] 王寅,赵永峰.认知语言学著作评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王寅.对比研究需要前沿理论,理论创新促发对比研究———认知对比语言学初探[J].外国语,2015(9):44-52. [5] 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6]张丽华.汉英熟语及其互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注释 1文中所选例句有出处者,皆在句后以括号标出,文后不再赘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