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可能情感”的可能性与“数字人文”研究的新动向(2)


    参考文献:
    [1]石琳.智能虚拟环境中的人工情感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2]刘大为.论语言的情感表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
    [3]阿来.落不定的尘埃:阿来藏地随笔[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4]倪文锦.挑战与应答:语文教学科学化、艺术化的追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5][美]大卫·铃木,[美]阿曼达·麦康纳.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M].何颖怡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6]魏斌,陈寒,张妍,黄素蓉.人工情感原理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7]肖峰.信息技术哲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8]仇德辉.数理情感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9]Dreyfus H L.What Computers Still Can't Do:A Critique of Artificial Reason.MIT press,1992.
    [10]熊培云.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11]卿文光.思辨的希腊哲学史(一):前智者派哲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12][法]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M].吴泓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3]赵毅衡.关于认知符号学的思考:人文还是科学?[J].符号与传媒,2015(2).
    [14]李思屈.精神符号学导论[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3).
    [15]聂焱.广义同义修辞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6]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7]周昌乐.智能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8]赵毅衡.意义的意义之意义:论符号学与现象学的结合部[J].学习与探索,2015(1).
    [19][英]杰弗里·利奇.语义学[M].李瑞华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20][法]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M].吴泓缈,冯学俊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
    [21]包向飞.康德的数学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2][美]威廉·韩思.伦理学:美国治学法[M].孟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23][德]R.奥伊肯.人生之意义与价值:奥伊青卷[M].张蕾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4]周宪.现代性的张力[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5][德]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修订版)[M].张德芬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
    [26][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学与认识论导论(1906-1907年讲座)[M].郑辟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7][德]马丁·海德格尔.从莱布尼茨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M].赵卫国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28]赵毅衡.意义理论,符号现象学,哲学符号学[J].符号与传媒,2017(2).
    [29]沈劲.十字路口的缪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30][美]乔纳森·爱德华兹.宗教情感[M].杨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1]黄璇.情感与现代政治:卢梭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2]李蕾,王小捷.机器智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3][日]任福继.人类感性认知与机器情感创生[A]//张玉台.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文集: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4]谷学静,王志良,郭宇承.人机交互中的情感虚拟人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5]肖峰.人工情感:技术与人文的新融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
    [36][美]李点.面对数字人文的幽灵[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37][美]李点.人文学科在后理论时代的“数字转向”[N].社会科学报,2017-08-10.
    [38]韩晗.论“大数据”与人文研究的转向[J].晋阳学刊,2014(3).
    [39]徐晓风,刘英.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重思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J].北方论丛,2016(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