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阐释视野下的中国文论重构(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51 未知 刘毅青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德]卜松山:《在跨文化语境中对理论的反思》,《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 ②(11)(12)(13)(14)王德威:《现代中国文论刍议:以“诗”、“兴”、“诗史”为题》,《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第65期。 ③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 ④⑤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页。 ⑥参见郑毓瑜《导论》,《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 ⑦⑧胡晓明:《“文”:中国抒情技艺的一个秘密》,《长江学术》2016年第2期。 ⑨林存光:《“文明以止”:中华文明的一大精华》,《北京日报》2016年11月17日第8版。 ⑩宇文所安:《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此处用王德威译文。 (15)[美]艾兰:《自序·龟之谜》,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页。 (16)朱利安:《画中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46页。 (17)刘小枫:《阿冈本与政治神学公案》,《读书》2014年第11期。 (18)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9)参见刘毅青《“忧患意识”的现代阐释——以徐复观为中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0)周予同:《经学历史·序言》,中华书局1959年版,卷首。 (21)郭鹏的《从“学诗”到“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学理转换与特色生成》一文指出,传统“诗学”与早期《诗经》学意义上的“学诗”关联紧密。“学诗”即由研治《诗经》而得其本义。在后世的发展演进中,“学诗”渐指学习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方法而言。传统诗学的专门化与发展成型与“学诗”向“诗学”的学理转换有直接关联。参见郭鹏《从“学诗”到“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学理转换与特色生成》,《文学评论》2018年第2期。 (22)对此观点,笔者将另文处理。 (23)吴建民认为:刘勰以“宗经”为论文宗旨,大量吸收经学的思想理论,使经学构成了《文心雕龙》的重要思想根源。经学对《文心雕龙》理论系统的建构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参见吴建民《经学与〈文心雕龙〉理论系统之建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4)参见徐复观《〈文心雕龙〉的文体论》,载《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