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双分析模式视角下的英语中动结构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24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师小磊 参加讨论
摘 要:根据原型理论和所搜集到的英语中动结构实例,将英语中动结构做系统分类。依据系统功能理论的概念元功能视角,对英语中动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及物性分析的两种模式,即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有利于揭示英语中动结构的共性和个性。本研究隶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适用性探究领域,可进一步论证其适用性,该研究思路能给语言类型学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英语中动结构;系统分类;及物分析;作格分析 作者简介: 师小磊,博士生,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学。 一、引言 中动结构亦标中动句。根据A.Alexiadou和E.Doron(2012)的观点,中动不是用来指代语态,而是常限定于表示指代倾向意义(disposition)该类动词的形式。而中动结构的明确提出可追溯至S.Keyser和T.Roeper(1984:383),他们将下组句子描述为中动结构。 (1)a.The door opens easily.(门容易开) b.The car moves easily.(车容易动) c.The bottle breaks easily.(瓶子容易碎) d.The clothes hang easily.(衣服容易挂) 中动结构既非主动结构,也非被动结构,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其特殊性表现在“非施事性主语和主动态动词短语融合或者更确切地说述谓具有主动态的句法特征”(Davidse&Olivier,2008:170)。如(1)a中the door(门)不具有施事能力,和open easily(容易开)形成主动态的句法结构。这也就意味着中动结构的探究必须考虑两个方面,即形式和意义。而以往对中动结构的研究,也多从这两方面展开。本文主要借助语料库以及相关文献搜集英语中动句实例,并根据原型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分类,将该类型置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元功能视角下,分别对其进行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以发现英语中动结构各个类型个性以及共性。本研究将促进Halliday(2008)所倡导的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朝向其适用性发展,也为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启示。 二、研究背景 上文已提到中动结构的研究多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展开。围绕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根据不同研究范式,又涉及到不同的语言学领域,如认知语言学、生成语法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而对中动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下述三个方面:(1)中动结构跨语言视野;(2)中动结构的定义、分类、以及语法(生成)和语义特征;(3)中动结构和其他结构的对比。 中动结构的跨语言视野研究主要关注中动结构在不同语言的句法、语义等特征异同(如Fagan,1992;Marelj,2004;Alexiadou,2014;高秀雪,2015;胡旭辉,2019等)。中动结构的定义研究主要关注中动结构的界定(如温宾利,2002;何文忠,2005;付岩、陈宗利,2017等)。中动结构分类研究顾名思义,即关注中动结构的类别划分(如司惠文、余光武,2005;张高远、王克非,2008;何文忠、王克非,2009;杨佑文,2011等)。中动结构语法和语义特征的探索多围绕中动结构的生成机制和句法、语义特征展开,如生成机制(Keyser&Roeper,1984;Fagan,1988/1992;Ackema&Schoorlemmer,1994/1995;何晓炜、钟蓝梅,2012等);语法特征(Zwart,1998;戴曼纯,2001;徐盛桓,2002;张晓,2015等);语义特征(Cinque,1988;Massam,1992;徐盛桓,2002;Davidse&Heyvaert,2007;杨永忠,2015等)。中动结构和其他结构对比研究,主要在于通过对比研究,发掘中动结构的本质性特征(如Plank,1979;Keyser&Roeper,1984)等。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中动现象,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动结构的认识,为本文的进一步探究提供良好的参照和基础。然而,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对中动结构的考察目前尚不多见。本文希望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概念元功能视角在中动结构描述和分析方面作些探索,试图找出不同类型中动句表征共性和个性的功能语义特征。 三、中动结构分类 根据Taylor(1995)的观点,语言结构具有典型范畴和非典型范畴之分,两者由家族相似性联系起来。笔者结合所搜集到的语料和前人的研究(张高远、王克非,2009;付岩、陈宗利,2017),将中动结构分为若干类别。其分类的依据结合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的标准。从形式层面而言,一般认为,典型的中动结构具有[NP VP Adv.P]该模式,其中NP表示中动结构的主语,NP通常由名词性成分体现。VP表示该结构的谓语部分,由动词体现;Adv.P为状语,通常由副词体现。然而,根据部分学者的观点(如Keyser&Roeper,1984;Fellbaum,1986等),该结构中的Adv.P可以省略,由其他等效成分替代,如情态动词、否定词或强调词do,从形式标准而言,省略Adv.P或增添其他成分即非典型中动结构。从意义层面来看,典型的中动结构为“受事型主语+限定式主动型动词+表趋向型意义副词”,这里典型中动语义结构中,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受事(感事)主语具有可促使事件发生的属性,即该属性具有致使意义;(2)动词是实义动词;(3)趋向型副词具有非事件性语义特征,按照趋向意义不同,可分为难易性和非难易性(其他类);(4)隐含任意性实施者。除此之外的中动结构即为非典型中动结构,如表能/可意义和结果意义的中动结构或不完全占有以上四个要求的其他类。 1.典型中动结构 结合典型中动结构形式和意义判断标准,我们可将典型中动结构分为以下几类。难易性受事型典型中动结构:[NP VP Adv.P]具有典型性中动结构的形式和意义特征,主要表达难易意义。例如: (2)a.Stale bread slices easily.(不新鲜的面包容易切片) b.Crystal vases shatter easily.(水晶瓶容易破碎) c.Whole wheat bread cuts easily.(全麦面包容易切) d.Marble carves easily.(大理石容易雕刻) e.The pieces interconnect easily.(这些零件跟容易互相连接) f.Sugar whips into cream easily.(糖很容易搅打入奶油) g.Cotton clothes dry easily.(棉衣服容易干)(Levin,1993) 在该组小句中,其形式结构均为[NP VP Adv.P]。在意义层面,中动结构均共享容易意义,且由副词easily(容易)体现。该句中动结构例句的主语均为非施事者,即受动者,内在本身均具有促进动作发生的属性,具有启动者(initiator)的意义特征。它们都隐含着不确定的动作实施者,但是指称却是任意的。谓语动词,如slice(切片),shatter(破碎),cut(切)等,均是实义动词。因此,从典型中动结构的形式和意义判定标准而言,该组实例属于典型中动结构。 非难易受事型典型中动结构:[NP VP Adv.P]与上个类别相较,同样满足典型中动结构的条件制约。例如: (3)a.The pack handles comfortably.(这个包操作起来很舒服)(杨佑文,2011) b.Eggs and cream mix well.(鸡蛋和奶油混合均匀)(Levin,1993) c.Folk songs alternate well with pop songs.(民歌与流行歌曲很好的交融)(ibid.) d.The baggage transfers efficiently.(行李有效地转移)(ibid.) e.The speech transcribes well.(这篇演讲转写得很好)(ibid.) f.These toys assemble rapidly.(这些玩具组装的很快)(ibid.) g.This kind of glass breaks often/rarely.(这种玻璃经常/很少破碎)(Rapoport,1999) 与难易型典型中动结构例句相比,可以发现该组中动结构例句的显著不同体现在副词所表达的意义。如beautifully(很适合),well(均匀/交融/很好),often(经常)等不再表达难易程度的意义,而表达其他类型的趋向意义。 难易感事型典型中动结构:[NP VP Adv.P]与前两类的不同在于该中动结构所传达的意义并非主语被动接受,而是主语作为感知者,具有产生该类趋向意义的生理表征。例如: (4)a.Little children amuse easily.(小孩子很容易逗乐)(Levin,1993) b.This child astonishes/frightens/frustrates/scares/shocks easily.(这个孩子容易吃惊/害怕/沮丧/恐慌/震惊)(Yoshimura,1998) 该类实例具备典型中动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但其谓语部分多为表心理状态动词,其主语必须为有生命体征。 2.非典型中动结构 相较于典型中动结构,本文将不完全具备典型中动结构形式或意义特征的结构称为非典型中动结构。以下分为形式非典型中动结构和意义非典型中动结构。 形式非典型中动结构顾名思义就是指中动结构不满足[NP VP Adv.P]的模式。通常实现手段包括添加其他成分或替换为副词等效成分(形式增添和减少,和意义变化一致,这里凸显形式的作用)。例如: (5)a.My socks won’t scrub clean easily.(我的袜子不容易洗干净) b.Those cookies break into pieces easily.(那些饼干很容易碎)(杨佑文,2011) 和典型中动结构相比,不难发现该组实例增添了其他成分,如(5)a中clean(干净)和b中的into pieces(成为碎片),表达动作的结果。 (6)a.Bureaucrats may bribe,but you never know.(官僚主义者可能会行贿,但你永远不会知道) b.Pine SAWS/DOES(大写表重读)saw after all!(松树竟然锯了/做了锯!) c.This book doesn’t read.(这本书不怎么读)(Ackema&Schoorlemmer,2003) 该组实例缺乏典型中动结构的副词修饰语,然而,不难发现它们相应地通过情态动词may(可能)、重读和否定手段,传达出和副词类似的趋向型意义。 意义非典型中动结构即仅具备上述四条必要条件部分的中动结构。这里可包括工具中动结构、场所中动结构、方式中动结构和施事明示中动结构。例如: (7)The pen writes well.(这笔写起来顺手)(工具型)(张高远、王克非,2008) (8)The truck loads easily.(这辆卡车装起来容易)(场所型)(同上) (9)This music dances better than the other one.(这首音乐比其他更适合跳舞)(方式型)(van Oosten,1986) (10)a.French books read easily for educated people.(施事明示型)(对于受过教育的人而言,法语书是容易读的) b.Latin texts do not translate easily for Bill.(对比尔而言,拉丁语文本不容易翻译)(Ackema&Schoorlemmer,1995) 例(7)~(9)属于不具备第一个要求,它们主语依次表达工具、场所和方式意义。(10)则不满足第四个要求,它们分别明示了中动结构的施事者。 三、中动结构的概念元功能视角阐释 1.中动结构的双及物性分析模式: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 根据Halliday(1967,1994)的观点,及物性系统主要指体现在小句中的过程类型,每个过程类型由参与者、过程和环境成分构成。及物性系统主要包括六个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其中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及关系过程为英语小句及物性系统的主要过程;后三种为临界类型,即言语过程介于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间,行为过程介于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间,存在过程介于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间。例如: (11)物质过程:At the same time,I had begun to read books.(同时我已经开始读书)(BNC) (12)心理过程:I don’t like this.(我不喜欢这个)(BNC) (13)关系过程:He is happy.(他是高兴的)(BNC) (14)言语过程:John said,“I’m hungry.”(约翰说:“我饿了。”)(Halliday,1994) (15)行为过程:I’m thinking.(我正在思考)(ibid.) (16)存在过程:There’s a man at the door.(在门口有个人)(ibid.) 以上六种过程是人类识解经验的普遍手段。过程类型体现基本单位为完全小句(major clause),Halliday(1994)认为,完全小句是人类一种反思模式。基于完全小句,人类可以对经验进行范畴化。及物分析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过程类型(process type)=参与者(participant)+过程(process)+[环境成分(circumstance)]。方括号表示该成分为非必要成分。根据具体的过程类型,该功能结构的语义成分发生相应变化。如物质过程中,参与者由行动者(actor)例示;在心理过程中,参与者则由感知者(senser)例示。 Halliday(1994)认为,及物分析模式可以有效揭示语义成分的延伸-效果关系(extension-impact),该模式主要关注经验的差异性。但是及物分析模式不能兼顾多种过程类型的共性,基于此,他又提出了及物性系统的作格分析模式。作格模式可概括为过程(process)+中介(medium)[±施事者(agent)],其中方括号表示非必要的成分,过程和中介为英语完全小句的核心。与及物模式相比,作格模式不关注过程类型语义的延伸关系,而关注过程本身产生的致使原因,即过程是自发产生还是由外部因素引起,试看下列实例。 (17)a.The boat(agent)sailed(process).(这船(中介)行驶而去(过程)) b.Mary(agent)sailed(process)the boat(medium).(玛丽(实施者)驱船(中介)行驶(过程))(Halliday&Matthiessen,2004) 通过作格分析,可以发现(17)中,两者具有共同的核心部分,即the boat和sailed,而主要差异在于b中存在实施者Mary。 总体而言,及物性系统的及物分析模式突出过程类型的个性,而作格分析模式强调过程类型的共性。将两个分析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全面的揭示小句的语法语义特征,该双模型分析路径可如图1所示。下面将依据此分析模式对以上典型中动结构和非典型中动结构加以分析阐释。 图1 中动结构的双及物性分析模式路径 2.中动结构的双模式分析与讨论 2.1典型中动结构 根据前文探讨,本文认为典型中动结构包括三个子类,分别为难易性受事典型中动结构、非难易受事典型中动结构和难易感事典型中动结构。三者具有一致的形式,传达某种趋向意义。我们从以上各种类型中选一实例进行相关的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对应三种典型中动结构所选择实例如下: (18)Stale bread slices easily.(不新鲜的面包容易切片)(难易性受事型典中动结构) (19)The pack handles comfortably.(这个包操作起来很舒服)(非难易受事典型中动结构) (20)Little children amuse easily.(小孩子很容易逗乐)(难易感事典型中动结构) 表1 从及物分析视角,(18)可以从两个过程进行分析。如果将其看作物质过程,stale bread可视为目标指向性范围(具有作目标的倾向)意义范畴,从而限定slice easily(切片容易)这个过程。物质过程具有很突出的doing(动作)的意义,而该句动作意义明显弱化。如果将其看作归属类关系过程,stale bread则为载体,而slice easily可看作是描述载体的某种属性,因此原句可理解为Stale bread is one kind of bread which is easy to slice.(不新鲜面包是容易切片的一类)综合两种可能性及物分析,该句具有关系过程的深层意义,却以物质过程的结构表达。从作格分析视角,切片容易与否都必须依托于被切物,可以判断stale bread为中介。 表2 与(18)类似,该例具有一样的分析结果。the pack在物质过程情况下可视为舒服操作过程的范围界定。当为归属关系过程时,the pack handles comfortably可以重新表述为The pack is one kind which is comfortable to handle.(这包是舒服操作的一类),即表达这个包属于易操作类的包。在作格模式中,the pack充当中介语义成分,缺乏明确的施事者(agent)。 表3 在该难易感事典型中动结构实例中,从及物分析模式来看,little children该成分可以从三个过程审视,从物质过程和归属关系过程而言,与前面两种相同,分别承担范围和载体的功能意义。而其特殊性表现在它还具有心理过程的语义功能,即感知者,从而此类中动结构中暗含感事主语具有感知该过程某种情感的能力,如amused(逗乐的)。因此,该小句可视为由三种及物类型复合意义的结构。从作格分析来看,感事者little children为中介。 综合以上三类典型中动结构两种分析模式的结果可知,从作格角度来看,典型中动结构均缺乏明示性的实施者,在小句层面没有对应的语义成分。从及物分析模式角度而言,典型中动结构为语义复合型结构具有物质过程和归属关系过程的复合属性。然而,该复合结构属于弱化的物质结构,表现为缺乏物质过程所具备的典型性动作者(actor)和目标(goal),仅有某种指向;又兼具弱化关系过程特征,表现为缺乏关系过程的典型语义结构。感事典型中动结构具有其他两类结构的特征,在及物分层面,又隐含一层心理过程意义。 2.2非典型中动结构 非典型中动结构分为形式型非典型中动结构和意义型非典型中动结构,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实例来进行分析讨论。形式型非典型中动结构包括添加和替代(重音替代和否定替代涉及语音和语篇因素,这里暂不涉及)两个子类。例如: (21)My socks won’t scrub clean easily.(添加) (22)Bureaucrats may bribe,but you never know.(替代) 表4 对于(21)而言,从及物分析来说,与典型中动的显著差异在于其多了表结果意义的成分。这也意味着整个复合意义结构凸显了结果属性。从作格分析来看,该形式添加型非中动结构和典型中动结构一致,都仅有中介,而无实施者语义显现。 表5 在(22)中,在及物分析层面,该过程仍可分析为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的复合过程类型。从物质过程视角来分析,bureaucrats不是过程may bribe的动作者,也不是过程的目标(goal),这里仍可作为限定过程的范围。从关系过程来看,该句子也表达Bureaucrats are kind of people who are possibly bribed.这样的意义,bureaucrats作为载体,may bribe为属性。因此,该复合类型及物分析如上表,bureaucrats为载体式范围,may bribe为属性式过程。作格分析结果和典型中动结构一致。 从以上分析可知形式型非典型中动结构和典型中动结构具有一致的作格结构。主要差异体现在及物复合语义结构层面,添加型非典型中动结构其复合意义明显凸显了所添加的意义成分,而替代型(这里主要关注情态替代)的语义复合结构没有内在影响,但是形式上表现为表趋向意义的副词由情态动词取代,和典型中动结构形式不符。 (23)The pen writes well.(工具型) (24)The truck loads easily.(场所型) (25)This music dances better than the other one.(方式型) (26)French books read easily for educated people.(施事明示型) 前三类划分主要依据主语论元意义不同,最后一种主要依据施事者是否明示。因此,下面将把前三类放置一起分析,最后一类单独分析。 表6 (23)为工具非典型中动结构,从及物分析来看,在物质过程层面,the pen可视为过程的范围,限定write well的作用范围;在关系过程层面,the pen可分析为载体,承担过程所描述性质的落脚点,write well整体等价于which is suitable for writing,因此,整个结构从及物分析视角来看,是个意义复合结构载体式范围-属性式过程。而(24)和(25)具有一致的复合式意义结构。从作格角度来看,三种非典型中动结构和典型中动结构相同,都没有明示的实施者。和典型中动结构相比,以上三个非典型中动结构的形式层面和现在所得到语义层面都一致。这里区分典型和非典型的主要标准在于范围的指向,根据Halliday(1994)的观点,范围介于目标和环境成分之间。受此启发本文认为,范围具有两个指向,一个指向目标,倾向于作过程的承受者;另一个指向环境成分,倾向于为小句提供环境信息,如时间、地点、方式等。两者的语义指向通过各自句法的位置顺序,从而变为具有该指向的范围。如the pen因为承担句子主语,主语影响使其失去工具式环境成分的典型句法行为,而在以上例句中作具有环境指向的范围。以此为基础可以得出工具型、场所型和方式型非典型中动结构和典型中动结构的差异在于他们范围的指向为环境语义成分,而典型中动结构的范围指向为目标成分。施事明示型非典型中动结构实例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7 观察(26)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除去由介词短语引出的利益成分或从作格分析视角的实施者成分,前半部分French books read easily.是难易受事型典型中动结构,其两个分析模式所得的结果和前面难易受事型典型中动结构实例一样。然而,在及物分析层面,该实例存在一个利益成分,对应作格分析层面的施事者该语义成分。该类别虽然和以上三个子类同属非典型中动结构,然而它们之间差异在及物分析层面表现为主语为环境指向型,在作格层面该类有较为明确的施事者,该实例可转换为educated people read French books easily。和以上所有典型和非典型中动结构对比,施事明示型非典型中动结构的区分性特征即存在明示的施事者,并且该施事者经常由介词引出。经过上述分析和讨论,现将各类中动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概括如下。 表8 中动结构形式和意义特征 其中-表示不具有该特征,+表示该类型具备此特征,/表示或具备或不具备皆可。 四、结语 本文主要根据前人对中动结构的研究成果,首先按照形式和意义双重标准对英语中动结构进行了分类,然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元功能视角下的及物性系统的两个分析模式,即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为操作模式,对以上分类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研究发现英语中动结构无论典型与否,从及物分析模式来说,均是意义复合结构,至少具备两重意义类型:物质过程和归属关系过程。中动结构具有归属关系过程的属性分类意义,却没有完整的关系过程体现,而是以物质过程形式表征。因此,中动结构为物质过程和属性关系过程的杂糅意义过程。从作格视角来看,大多数中动结构(除去施事明示类)没有施事性语义成分,施事性可以作为中动结构的界定性属性。依据形式和意义双重标准,非典型中动结构存在形式凸显类和意义凸显类。形式凸显类主要不满足典型中动结构[NP VP Adv.P]的形式结构,意义凸显类和典型中动结构差异在于其主语范围指向为环境语义成分。 本研究主要利用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框架,为英语中动结构研究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研究路径。该研究给予Halliday理论框架的启示是及物性系统环境成分的精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方便有效区分更为具体的语义差异。如难易型副词和非难易型副词、表达难易意义类型和其他意义类型的副词都归为方式:品质类,描述精密度太小,这就不利于进一步区分难易中动结构和非难易中动结构。 参考文献 [1] Ackema, P.&M. Schoorlemmer. 1994. The Middle Construction and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J]. Lingua,(2):59-90. [2] Ackema, P.&M. Schoorlemmer. 1995. Middles and Nonmovement[J]. Linguistic Inquiry,(2):173-197. [3] Ackema, P.&M. Schoorlemmer. 2003. Middles[A]. In M. Everaert&H. van Riemsdijk(eds.)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yntax(Vol. III)[C]. 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4] Alexiadou, A.&E. Doron. 2012. The Syntactic Construction of Two Non-active Voices:Passive and Middle[J]. Journal of Linguistics,(1):1-34. [5] Alexiadou, A. 2014. Active, Middle and Passive:The Morpho-syntax of Voice[J].Catal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13):19-40. [6] Cinque, G. 1988. On Si Construction and the Theory of Arb[J]. Linguistic Inquiry,(4):521-581. [7] Davidse, K.&L. Heyvaert. 2007. On the Middle Voice:An Interpersonal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Middle[J]. Linguistics,(1):37-83. [8] Davidse, K.&N. Olivier. 2008. English Middles with Mental and Verbal Predicates[J]. English Text Construction,(2):169-197. [9] Fellbaum, C. 1986. On the Middl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M].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 [10] Fagan, S. 1988. The English Middle[J]. Linguistic Inquiry,(2):181-203. [11] Fagan, S. 1992.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Middle Constructions: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Germa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Halliday, M. A. K.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Part 1[A]. In M. A. K.Halliday&J. Webster(eds.)Studies in English Language[C]. London:Continuum. [13] Halliday, M. A. 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14] Halliday, M. A. K.&C. Matthiessen.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15] Halliday, M. A. K. 2008. Working with Meaning:Towards an Appliable Linguistics[A]. In J.Webster(ed.)Meaning in Context; S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 of Language Studies[C]. New York:Continuum. [16] Keyser, S.&T. Roeper. 1984. On the Middle and Ergat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J]. Linguistic Inquiry,(3):381-416. [17] Levin, B. 1993. 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8] Massam, D. 1992. Null Objects and Non-thematic Subjects[J]. Journal of Linguistics,(1):115-137. [19] Marelj, M. 2004. Middles and Argument Structure across Language[D]. Utrecht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20] Plank, F. 1979. Ergativity:Towards a Theory of Grammatical Relations[M]. London:Academic Press. [21] Rapoport, T. 1999. The English Middle and Agentivity[J]. Linguistic Inquiry,(1):147-155. [22] Taylor, J. 1995.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 van Oosten, J. 1986. The Nature of Subjects, Topics and Agents:A Cognitive Explanation[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 [24] Yoshimura, K. 1998. The Middl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A Cognitive Linguistic Analysis[D].University of Otago. [25] Zwart, J.-W. 1998. Non-argument Middles in Dutch[J]. Groningen Arbeiten Zur Germanistischen Linguistik,(42):109-128. [26]付岩,陈宗利. 2017.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及其范畴[J].外语研究(2):30-35. [27]高秀雪. 2015.英汉中动结构对比研究:语言类型学视野[J].山东外语教学,(1):18-25. [28]何文忠. 2005.中动结构的界定[J].外语教学,(4):9-14. [29]胡旭辉. 2019a.英法中动结构:最简方案下的参数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3-16. [30]何文忠,王克非. 2009.英语中动结构修饰语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4):250-257. [31]何晓炜,钟蓝梅. 2012.最简方案下英汉中动结构的生成研究[J].现代外语,(1):14-22. [32]司惠文,余光武. 2005.英语中间结构句法致使生成研究[J].现代外语,(1):1-9. [33]温宾利. 2002.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4]徐盛桓. 2002.语义数量特征与英语中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6):436-443. [35]杨佑文. 2011.英语中动结构:典型与非典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18-23. [36]杨永忠. 2015.中动词的性质与中动结构的构造[J].当代外语研究,(12):19-24. [37]张晓. 2015.英语中动结构的评价意义及其主观性[J].外语学刊,(6):33-38. [38]张高远,王克非. 2008.非施事-er名词与中动结构关系考察[J].现代外语,(1):26-36.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语义演变与主观化
- 下一篇:疑问与感叹的相关性及其转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