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统一、以中国精神铸魂、辩证应对市场经济新生态,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三大特征,也是近五年来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反思成果之一。从这三方面出发,面对纷繁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才能主动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之战。” 文学理论与批评是文艺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回应新时代、新问题 五年来,文学理论与批评界对于新时代以来出现的文学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发展都及时作出了回应、思考和探索: 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文艺领域就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学习和阐释,成果不胜枚举。目前,已经进入实践、反思和创新阶段。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了多种形式的主题论坛。这些论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核心要义,深入探索当代如何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话语体系,认真研究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 回顾与总结文学理论的知识与框架。只有在不断的总结与反思中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在过去的五年中,文学理论对自身的知识和体系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在过去的五年中,众多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总结并反思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实际,他们都致力于立足中国文学实践、汲取中国优秀传统、兼顾国外可借鉴的理论资源,建设有鲜明民族叙事特色、有“中国气派”、可与中国文学的创作形成双向互动的“世界”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这些回顾与反思有助于廓清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复杂关系,明确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进一步丰富的方向,也有助于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这是树立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的坚实基础。 创新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创新是任何一种事业得以长足发展的根本要求,文学理论领域也是如此。梳理和总结历史经验的目的就是如何进一步开拓创新。跨学科研究是近年来文学理论研究的特征之一。他们立足中国文学的发展实际,在尊重文学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广泛了解和吸收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理论资源,试图探索文学文本中的深层社会内容和人物的精神广度,进而以理论研究和批评的立场来反思文学文本中所体现的时代经验和人民的精神需求。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们也更加重视人民在文学活动中的阐释和接受,尤其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来拓展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网络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文学也成为文学领域不容忽视的大军。许多理论家和批评家以网络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网络小说、手机文学、微时代等。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将为文学如何更好地充分了解、有效引领和提升人民精神需求提供了实践基础。 涌现了一大批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学作品,并引起强烈的反响。以小说为例,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美善有冲突的具体的“人民”的时代生活状况和内在精神向度。这些创作也在理论界引发热议,理论家、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的创作都源于作家深广的社会调查和生活经验;它们也体现了作家们在新时代对自身文艺创作新形式的探索,归根结底源于他们广泛地扎根于人民生活之中,善于从人民那里汲取文学材料和精神养料。任何一部真正优秀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势必会对时代精神、时代经验、时代故事作出自己的叙事、抒情和哲思。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拍拍脑袋码码字、写写风景抒抒情。它需要创作者深入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深入到广泛的人民生活中。 体现社会主义文艺的独特魅力 五年来,文学理论与批评所取得的这些探索、成绩和进展,无不体现着社会主义文艺的独特魅力,体现着当代文艺工作者的活力与担当,体现着中国文艺正生机勃勃地铸就时代高峰。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具体来说,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与坚持人民性原则是一致的,因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秉持文艺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立场,就是要一方面满足人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书写和引领时代的精神风气,展现人民的精神气质。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文艺必须是对中国精神的弘扬,必须要以生动的形象呈现中国精神的核心要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是中国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如今的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如果一批真正弘扬中国精神的文艺得以树立,势必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填补价值迷乱与虚空——的同时,也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源,进而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毫无疑问,中国精神的提出为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确定了灵魂,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条件下的新发展,对当前和今后中国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精神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字眼,它是几千年文明的积淀,也是几千年文章的积淀;它是中国的精神,实质上也就是人民的精神。社会主义文艺则要自觉担当起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使命。文学理论与批评家们除了反思文学作品、进行理论探路之外,还要注重与当下的时代特征相结合。 坚持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有助于文艺真正为人民发声、体现人民的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的精神审美。这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文艺在西方理论价值的大碰撞、大交锋、大融合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更不至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 社会主义文艺的生态突出表现为市场经济。我们正处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势必规避市场、资本等要素的消极影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面对思想大解放、大碰撞、大交锋、大融合的新时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其实就是文学与市场之间一面活动的墙。市场经济的大潮是我们无法躲藏也无需躲藏的历史趋势,它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要想真正反映、满足、提升人民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求,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时代经验和精神向度。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作用也在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立场,尽可能多地调动各种知识结构、思维范式来总结、洞察和预判人民的精神活动和动势,尽可能全面地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来评判和鉴赏作品,不能简单地惟发行、惟收视率、惟点击率、惟票房。 社会主义文艺要善于利用市场、资本,要做市场的主人,要正确处理文艺作品的商业属性与价值属性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作为事业的文化和作为产业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求文学家艺术家不要做市场的奴隶,从而保持文学艺术卓越的思想与独特的品格。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因为一部真正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必须要反映人民的时代经验、彰显时代精神,书写时代故事,颂扬中国精神。而这种引领人民精神崇高向度、助力中国梦实现的中国精神又势必是与市场经济内在的以资本、利益来驱动生产的逻辑完全相反的,这同时又使文艺工作者、文艺阅读者乃至整个文艺生产的参与者都能自觉“辩证”地对待自身所处的市场经济大潮,不至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明确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是党性与人民性一致、统一的生动体现,这是根本立场;坚守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是重要原则;辩证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主义文艺生态,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诸多影响,这是历史责任。 综上,生动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统一、以中国精神铸魂、辩证应对市场经济新生态,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三大特征,也是近五年来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反思成果之一。从这三个方面出发,面对纷繁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才能主动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之战;面对数不胜数的理论和思想,我们才能不至于迷失;面对复杂缠绕的时代问题,我们才不至于乱了阵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