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属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7:11:48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 李菲菲 参加讨论
摘 要:二语习得的研究是从语言学发展而来的,因此人们将二语习得归属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或者将其称为应用语言学。近年来,大量学者都从语言学的角度下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理论认知以及学科属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二语习得已经成为涉及多个学科的面向外语教学的独立领域。通过分析二语习得的学科属性、学科定位,深刻剖析语言学角度下二语习得的学科归属与地位,以期为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奠定有益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语言学;二语习得;学科定位;学科属性;应用语言学 作者简介:李菲菲,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英语和轮机英语教学研究。 几十年来,受到各种新的学科的渗透,语言学研究领域不断延伸出其他学科的研究,形成了以二语习得为中心,其余边缘学科为分支点交错复杂的语言知识体系,从而构建一个完整新的研究系统。同时,二语习得不断受到新的语言理论的影响,外语教师以为只要把语言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合理运用到外语实践教学之中,就能够解决当下二语习得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但是外语教育是借助多种学科要素的多层次立体教学,除了语言这个载体之外,还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直接相关。 一、二语习得的学科属性 二语习得和其他社会科学比较来看,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研究二语习得的大多是利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进入21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远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要广泛,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方面。 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1967年Larry Selinker在《语言迁移》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二语习得可以看成应用语言学下的一个研究分支学科,两个学科具有共同的核心概念。应用语言学借助多学科的理论从实践证明角度来阐释世界中语言产生的议题和问题,与之相反,二语习得利用多学科的理论并借助实证来解决人们语言习得的差异问题。二语习得开始于对语言教学实际的关切,二语习得研究最开始来源于语言教学对比,同时早期二语习得研究的目的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堂实践知识,早期也就是借助语言教学价值以二语习得教学带来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自身价值。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的最大的差异在于二语习得强调的是教学实际过程与心理变化,尤其是强调人的心理机制、生物研究基础、语言渗透、环境利用、文化作用等的影响,而外语教学注重教学,如外语教学效果的个体与教学方法、课堂活动组织、教学大纲设计、教材的编写等。而对比外语教学与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可以从中寻找吸收营养[1] 。 此外,二语习得学科属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跨学科性,从不同视角探讨研究者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认识与重要方面表现出的本质性差异。有的研究者认为,二语习得向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科借鉴有益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还牵涉到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社会学科,以及生物神经学、神经语言学等自然学科。 二、二语习得的学科定位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复杂,有着许多的潜在的规则,儿童学习语言似乎非常快同时又省力,这与孩子们的智力相符合。一些语言知识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不复存在,儿童如正常学习照样能够习得,他们的习得多与接触刺激贫乏论有关。这个所谓的刺激就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这是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首先,普遍语法理论认为,普遍语法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中,帮助人们习得语言,尤其是当儿童从出生到长大都属于语言初始状态,适应于普遍性原则和相应参数原则。普遍语法只是具备说话的可能,它不等于具体语言的具体语法。其次,从人的大脑遗传特定的属性,没有这些属性,人脑的语言系统就不会健全发育。最后,人能在后天环境下学会说话的内在原因在于,语言习得离不开与生俱来的普遍性语法或者语言学习机制,并不否认后天环境带来的作用。乔姆斯基认为,每种语言发展的初始状态和经验都具有一个互相作用的结果,每种语言初始状态就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其输入的是经验,输出的是内出大脑中的语言,但是由于它提供的是一种叙述语言习得的框架理论,独立于语言外的任何语言,因此可以用来探讨二语习得。在二语习得内部监测模式中的学习与习得假设与乔氏的观点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习得和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习得是调动人大脑中语言学习的内在动力,像儿童学习自身母语那样,在交际过程中理解话语的意义,无意识地学会使用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学习语言的规则和形式,获取各种语言知识,但是输入又过多强调外部条件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2]。 从学科归属的角度来看,二语习得应该归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而不是英语语言文学。原因有三:第一,第二语言的学习指的是如何习得第二语言。因为它是第二语言,所以它不仅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也指法语、德语和其他第二语言的习得。第二,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与文学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徐立炯(2008)认为,“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差异远远大于生物学与化学的差异。”一般来说,研究外国文学的人不能读语言学论文,正如历史学家不能读化学论文一样[3]。因此,将第二语言习得归结于英语语言文学是否恰当仍值得思考。第三,国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学科在国内学术体系中已经确立,包括外语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从学科现状来看,二语习得在我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有待提高。从理论意义上讲,世界上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已经比较稳定和成熟,第二语言习得的跨学科性非常明显。我们不仅要学习世界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还要为国际研究做出贡献。实际上,中国是世界上学习外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是世界上从事外语教学和研究的教师队伍最多的国家。因此,提升二语习得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其理论基础,而且有其验证的必要性。 二语习得形成与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语习得这门学科也可以称其为狭义应用语言学。无论是二语习得这门学科成立之前,还是早期,都会直接照搬语言学理论用来解决二外习得或者外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比如,有学者认为只要掌握语言知识就能掌握语言学习的具体方法。二语习得中,语言知识只占据二语习得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二语习得的过程。因此,部分语言学家再次提出不应该把应用语言学当成是语言学的应用。如著名语言学家威多森提出语言资料库对于语言学十分重要,同时他又指明语言库的语言资料是不能脱离具体语言环境的,要把相应语言材料运用到二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语言学习者所处的实际课堂教学环境。 三、语言学角度下二语习得的学科归属与地位 经过国内50余年的学科发展,二语习得在国内外语教育中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专门学术期刊和成立二语习得语言组织,定期举办应用语言专业的高规格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研究生教育等,使二语习得成为语言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二语习得研究学科通常会被作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甚至有些学者只是把二语习得与应用语言学画等号。这几十年来由于各种新的学科的渗透,语言学研究领域不断延伸出其他学科研究,形成了以二语习得为中心,其余边缘学科为分支点的交错复杂的语言知识体系,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研究系统。同时,二语习得不断受到新的语言理论的影响,外语教师以为只要把语言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合理运用到外语实践教学之中,就能够解决当下二语习得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但是在当前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外语教育是一项借助多种学科要素的多层次立体教学,除语言这个载体之外,还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直接相关。 (一)语言学角度下二语习得的学科归属 二语习得是学习第一语言或者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而第二语言需要在取得一定学习效果之后才能开始学习,同时二语习得也是对语言学习产生一定认知的过程。尤其是我国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也十分重视。认知语言学下,二语习得发展包括语言输出与语言输入,习得的内在因素、外部因素。 1. 语言输入和输出 在进行第二外语学习时,会对一些语言进行合理输出和输入,然后对这些语言进行全面研究,这样学习外语者就能在很轻松的状态下领悟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够让语言进行合理输出与输入,而且还能对二语习得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在一开始进行语言输出的时候,如果出现问题,就需要重新调整习得方式,通过合理协商加强语言交流[4]。 2. 二语习得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二语习得由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共同构成,二语习得内部因素包括学习者对二语习得的认知、自身的学习动机等,而外语习得外部因素包含教学方法和外部教学环境。其中二语习得的认知特点就是对语言进行合理加工,首先接收语言信息并存储信息,再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集中转化,最后对语言进行认知。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二语习得代表一门学术性语言学和一种学术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这个学科领域研究包含语言学和教育语言学。从狭义应用语言学到教育语言学,二语习得深化了自身教育的属性。以教育作为载体,用语言作为教授的客体。这个交叉语言学和教育学具有开放性,众多学者对教育语言学提出了自身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同时,教育语言学借鉴众多研究成果,因此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多元性。 教师在进行二语习得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生的认知风格进行综合性培养,这样就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在潜能,同时加强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获得的语言信息才能更优质,二语习得教学效果才会更好[5]。 3. 认知过程中二语习得的中间环节 在进行二语习得时,二语习得与母语会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一点为二语习得是在母语系统基础之上进行的学习,因此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具有中介作用。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中介语言系统运用过程总会出现连续性,二语习得者的中间语言系统运转也会出现一定的连续性,而且习得的语言能力也是以语言连续体呈现。二语习得的学习者进行语言学习时,就应该获取一些可以变通的语言能力,这样就能够让学习者有能力学习第二语言。 (二)二语习得在语境下的学科地位 从学科语言从属来看,二语习得应该纳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而不是单纯的英语语言文学。首先,二语习得不仅仅是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的习得,也应该包含法语、德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其次,语言学和文学分属两种不同学科,同时二者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文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二语习得到底能不能归属于英语语言文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二语习得在国内学科体系研究的地位不断提升,国际上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日渐走向成熟、稳定,二语习得多元跨学科属性非常明确。因此,国内二语习得研究不仅要吸收当前的最新研究成果,还要吸收国外二语习得的最新研究成果[6]。 因此,二语习得学科属性不仅有助于本学科建设,还有利于深化和搞好认识,尤其是在国内外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依然采取课堂教学为主的背景下,外语教师本身的塑造甚至比学习的外部环境因素更容易影响一些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外语教学对于学历越来越看重,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硕士进入英语教学队伍中,但是当前高校对于二语习得的学科属性定位不清,导致这样一个错觉,无论是学英语文学专业的,还是从事语言理论研究的,只要是英语系毕业,都可以进行二语习得教学。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局面,我们需要加紧二语习得学科建设,这无疑对二语习得教学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第二语言获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状态下学习一门外语或者第二种语言。二语习得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心理语言学下的二语习得学科研究定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语言处理过程研究,日常的语言研究过程需要经过大脑哪些步骤,其次是大脑潜在语言知识的研究,研究母语学习过程中,以及儿童语言和成年人第二种语言发展过程面临哪些阶段,最终形成自身的语言机制。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袁平华.应用语言学还是教育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J].现代外语,2004,27(3):282—293. [2]杨连瑞.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宏观问题及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5—49. [3]戴运财,王同顺,杨连瑞.跨学科的二语习得研究——对二语习得学科属性的思考[J].外语界,2011(6):90—96. [4]黄慧,邵今是.社会语言学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贡献[J].外语电化教学,2016(3):23—27. [5]高歌.从联结主义角度看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4):75—76. [6]朱洁,董盼.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J].现代语文,2016(9):140—141.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网络词汇演变探析
- 下一篇:语言学视角下微博语言的局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