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与政治、经济、技术:七十年文论问题域的演进(3)
http://www.newdu.com 2025/07/07 06:07:43 《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 刘方喜 参加讨论
注释: [1] 达德利·夏佩尔:《理由与求知:科学哲学研究文集》,褚平、周文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第302、306页。 [2]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blem_domain,2019年2月4日。 [3] 达德利·夏佩尔:《理由与求知:科学哲学研究文集》,第305、308页。 [4] 达德利·夏佩尔:《理由与求知:科学哲学研究文集》,“导言”,第30页。 [5] 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2页。 [6] 蔡仪主编:《文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页。 [7] 董学文、陈诚:《近三十年文艺意识形态论争与反思》,《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8] 吴元迈:《关于文艺的非意识形态化》 ,《文艺争鸣》1987年第4期。 [9] 朱光潜:《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 [10] 钱中文:《文艺和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论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特征》,《学习与探索》1980年第3期。 [11] 李准等:《关于文艺的意识形态性问题——座谈会发言》,《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5期。 [12] 董学文、陈诚:《近三十年文艺意识形态论争与反思》,《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 2期。 [13] 王先霈、於可训主编:《80年代中国通俗文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前言”,第2页。 [14] 参见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绪论”。 [15] 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2—213页。 [16] 陈文晓:《社会主义商品化——文艺繁荣的历史趋势》,《启明》1985年第1期。 [17] 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第2—15页。 [18] 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第137—141页。 [19] 《本刊与〈文汇读书周报〉联合评出200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学术月刊》2004年第1期。 [20] 胡惠林:《中国文化经济学:历史、现状与特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 [21] 韩宵宵:《破解文艺和市场的关系应深化理论原点的研究——专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2期。 [22] 季水河:《论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现实价值与当代艺术生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23] 高建平:《文学在市场中的生存之道》,《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24] 张玉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里程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长江文艺评论》2016年第5期。 [25] 这方面的详细分析,参见刘方喜:《文艺意识形态近四十年研究之反思——以意识形态性与非生产性为视点》,《中国文学批评》2018年第4期。 [26] 王善忠:《科学技术革命与文艺研究》,《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5期。 [27] 这方面详细分析,参见刘方喜、孙艳秋:《技术哲学之维:网络文艺研究的理论提升》,《西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6期。 [28] 李云开:《人工智能技术在文艺创作中的应用》,《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4期。 [29] 蓝凡:《技术对艺术的颠覆:艺术分类的新维度》,《艺术百家》2018年第1期。 [30] 《艺术创造和自由意志不能被机器取代——翟振明谈“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未来”》,《美术观察》2017 年第5期。 [31] 刘方喜:《“知性的僭妄”与打不败的想象力:人工智能的人文之思》,《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1期。 [32] 谢兴伟:《机器智能时代:艺术何为?》,《艺术工作》2018年第3期。 [33] 详细分析参见刘方喜:《技术、经济与社会奇点:人工智能革命与马克思工艺学批判重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6期。 [3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3页。 [35] 这方面的详细分析,参见刘方喜:《文艺意识形态近四十年研究之反思——以意识形态性与非生产性为视点》,《中国文学批评》2018年第4期。 [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4页。 [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3页。 [3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27页。 [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4页。 [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60页。 [41] 瓦尔特·本雅明:《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何珊译,《新美术》2013年第5期。 [42] 详细分析参见刘方喜:《创新中国文论正当其时》,《人民日报》2018年6月30日,第12 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