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学研究二十年(1999-2019)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6:11:21 中国作家网 刘静瑶戴瑶琴 参加讨论
澳门文学是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且“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王蒙:《澳门文学丛书:总序》)这既得益于澳门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环境,也得益于文学创作的不断开拓与细化。饶芃子以“跨文化场”来定义澳门独特的文化格局(汪春、谭美玲:《澳门土生文学作品选•饶芃子序》,澳门大学出版中心2001年版。),跨文化性的澳门文学创作与澳门文学研究,是探索澳门文学的两个基本维度。 借助定量研究方法,依托文献量较大的CNKI数据库,以“澳门文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完成逐篇人工筛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1999-2019年的时间区间内,澳门文学研究的相关有效文献数量为199篇。对比同时段以“华文文学”作为主题词检索得到的2644篇检索结果,我们将数据通过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处理,直观、分时地揭示研究热点与研究重点。 基于数据分析,“土生文学”、“土生葡人”是二十年澳门文学研究的高频词,《澳门文学源流与涵义之辨析》(张剑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中将澳门文学界定为一种“植入式文学”,认为其缺乏“根生性文学”元素。上述关键词的出现论证了澳门的历史性、地域性与跨文化性,其高频次则证实了地域文化与文学书写的关系成为澳门文学的基本的研究视角。“诗歌”、“诗人”及“小说”、“小说创作”提示着澳门文学的主流研究领域,尤其是诗歌,高中心度的数据揭示了诗歌在澳门文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高频词“文艺刊物”、“文学艺术刊物”、“文化杂志”佐证了澳门文学副刊化现状。澳门诗歌、散文的发表与传播依赖文学杂志及文学副刊,因而媒介研究可成为澳门文化生态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新文学”和“汉语文学”两个关键词反映出澳门文学已被纳入“汉语新文学”研究视阈,《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朱寿桐:《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3期)与《澳门文学与汉语新文学的理论启示》(朱寿桐《南方文坛》2019年第4期)阐述了澳门经验对于汉语新文学领域的独特贡献。 澳门的文化记忆来源于历史经验与个人想象的结合,澳门文学研究并不限于“澳门性”叙述,关键词“社会发展”通过对于澳门社会文化环境的描摹将澳门文学放置于宏阔的“澳门学”视野之中。朱寿桐在《从澳门学到澳门文学》(《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1日)中论述:“文学运作一方面需要借助于文化优选法,选择最有价值最有魅力的作品,将其作为一定时代、一定语言、一定文化的典型代表,做学术分析和历史评价;可另一方面,文学需要大多数人甚至全民的参与,不仅仅是接受和阅读环节,也包括写作和发表环节。”创作主体门槛的下移,伴随着创作群体的持续扩展,“民间文学”成为研究热点。 综合考察下载量、被引量等因素,从CNKI数据库统计出澳门文学研究关注度最高的十篇文献。对其进行抽样研究,并与图谱数据对照,两者在研究重点上体现出了一致性。 澳门地域文化与澳门文学的关系是理论辨析的重要论题。从数据层面来看,四篇论文立足文化维度展开论述。《从澳门文化看澳门文学》(饶芃子:《文学研究》2001年第7期)从澳门文化的跨文化性质、边缘性、多元共生三个视角探讨澳门文学的“他者”形象、身份批评、文化容量,从“互看”开掘深层文化意义。《文化视野中的澳门文学》(刘登翰:《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将文化视作实践的产物,因而成了“物质的凝聚”与“精神的衍化”。文章详细阐释澳门文化的成因及背景,讨论在文化与地理双重作用下,澳门文学的特点和局限。《文学的澳门与澳门的文学》(饶芃子、费勇:《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从澳门文化的发展脉络,阐述“我是谁”的身份问题、“他是谁”的跨文化问题,以及解答澳门文学的“澳门性”问题。《族群、文化身份与华人文学——以台湾香港澳门文学史的撰述为例》(黎湘萍《华文文学》2004年第1期)提出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互动性是港澳台文学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研究现状与研究范式也是澳门文学研究的常规切入点,一方面通过个案研究,专注澳门本地文学创作;,一方面借助比较研究,对读澳门文学与港台及内地作品。《分流与整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视野》(刘登翰:《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将港澳台文学的变革视为“一个长期被我们忽略了的文学事实”的“一种结构性的变化”,澳门文学的性质是“逸出大陆文学发展轨迹之外的另一种文学存在”。《香港文学与澳门文学“中国形象”的对读》(赵小琪、张晶:《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将香港文学与澳门文学作为两个独立又关联的地域文学实体,从政治、经济和生态三个层面研究港澳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印证文学生产场域与其他社会场域之间互相制约的关系, 揭示港澳不同文学场域内“中国”想象的话语差异及潜在因素。《2003年内地的港澳文学研究综述》(李娜:《华文文学》2004年第6期)指明澳门文学研究问题与研究价值。理论思考助益研究话语资源的丰富与研究理论体系的完善。 “可能性”是学者对澳门文学特质较为通识性的论断。文学副刊是接受澳门文学的路径。《澳门文学与报纸副刊》(廖子馨:《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1期)表明“框框文学”形式在上世纪末成为了诗歌与散文的重要园地,但当前受限于篇幅,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澳门文学深层推进。《澳门新诗创作及其评论特征》(古远清:《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将澳门新诗看作内地诗作的延续,澳门在多元语境中接纳了新诗与旧诗的共存。《澳门文学源流与涵义之辨析》(张剑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以溯源的方式,探究澳门文学的界定。 2019年,朱寿桐相继发表《澳门文学的传统与文化格局》(《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澳门文学与汉语新文学的理论启示》(《南方文坛》2019年第4期)、《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3期)三篇论文,从文化格局与汉语新文学视角阐释现今澳门文学创作的侨寓文化性质和新型写作生态。 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澳门文学研究,理论滞后于创作,呈现出偶发性、阶段性、间歇性的研究特点。面向澳门文学发展,创作该如何与文化产业相匹配,从而生成澳门文学的新生态模式?如何借助澳门多元文化,“结合民族基础与世界意识”?如何解决土生葡人文学作品的语言翻译问题?澳门文学的深入研究,史料发现和文本细读仍将是两种基本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