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经典中的“读书诀”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25 未知 吴奇 参加讨论
最近笔者拜读了冯国超先生注译的“国学启蒙类”丛书。徜徉其中,如行山阴道上。书中风景,林总万千,宛如缤纷之落英,我只能拾一花瓣,嗅着馨香,细细品味蒙学丛书里的“读书诀”。 古代儒家极其重视道德修养,将其看成人生头等大事。但同样重视读书并且把其当作使自己品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不二法门。在修德与读书关系上,《弟子规》提出这样的原则:“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不去做道德修养的功夫,只是一味读书,无非是增长浮华,何以成人?如果只从事道德修养,不去或懒得读书,结果就会变成死揪“己之偏见”,而蒙昧真理。正确的做法是修德为先,读书助之,两者不可偏废,相得益彰。 读书重要,道理几乎人人皆知,然而,真正能认真实行的人却不多。本文所说的“读书”是指系统的读书,而不是随便翻阅。系统的读书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的好处又不能立刻显现。但从长远来看,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有好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他是否有真才实学。 读书贵有法,方能事半功倍。“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早在宋代,理学大儒朱熹在《训学斋规》中就已经提出了“三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三字经》)“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千字文》)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读书时首先是用心,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心思一门,只想读书。《增广贤文》中“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也是在强调读书时要用心体会书中的每一个字,因为古代经典中的字,是圣贤们经反复琢磨才写出来的,其中包含深刻的意义,切不可等闲视之。 其次是眼到,眼睛紧盯文字,不东张西望,不左顾右盼;紧跟着是口到,大声朗读出来,最好用手指着文字读。眼看、手指、口读、心记并思索,这样读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古人还讲“不动笔墨不懂书”,读书之后还要动手或写或抄,巩固练习或做笔记积累,我们姑且叫“手到”。在今天,我们教孩子读书时,一定要遵循“心眼口手”“四到”原则,这将令孩子获益匪浅。 面对书海,要想一本不少地读下来并记住,即使是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也是极难的事,当你选定一本书时,《三字经》告诉我们要“撮其要,记其事”,要“紧用功”“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读史者”,要“考实录”,擦亮眼睛,不可盲目信从。 “勤三上,惜寸阴。”(《笠翁对韵》)宋代欧阳修平生做学问,多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学足三余: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雨者晴之余。”(《幼学琼林》)。读书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闲时间,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方能学有所成。 读书是快乐的事,更是辛苦的事,所以要勤奋。“古圣贤,尚勤学,昔仲尼,师项橐”;“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三字经》用孔子、赵普、路温、孙敬、车胤、李密这些勤学苦读的例子无非是要说明,即使是圣贤、高管,尚且如此勤奋好学,即使是无书、不教、家贫、辛劳,仍然是克服困难、勤勉读书,作为学生,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现代人读书地点不受拘束,《弟子规》对读书环境却有着很严格的要求:“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读书需要人安定心神,全神贯注于所读文字之中,所以环境一定要整洁。书房清静,门窗明净,墙壁干净,书桌洁净,书籍、笔墨书写工具摆放整齐有序。 国学启蒙类丛书里所说的“读书”,一是指古代学校教学所用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不同于我们现代学校涉及的语数外等教科书,这些书要一本一本地讲、读、诵,所以要求循序渐进。二是指有重要价值的书,如古代经典、影响巨大的作品。那些影响巨大的经典著作,大多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精美。阅读像一座座山峰的作品,你只有集中精力,从头至尾反复阅读,方能了解作者的用心,把握其中的精髓。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这本书还没读完,又要去读那本书,朝三暮四,读读停停,这是一种极其不好的阅读习惯,必须改正。现代社会书籍种类繁多,互联网又拓宽了人们阅读的方式,但“见异思迁”式的阅读、“黑熊掰棒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浅阅读却多起来了。鉴于此,重新思考《弟子规》所倡导的“勿慕彼”“彼勿起”是很有必要的。 虽说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如“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但还是以早早开始为好,“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三字经》用苏洵的“悔迟”来警醒我们,早早勤学,取得的成就肯定会更大。 (作者单位:天津中学)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5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我这样写“书评”
- 下一篇:经由生命的源头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