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我这样写“书评”


    读完一本书,多多少少总有一些什么想说的,诸如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书中的哪些论断、描述给了自己怎样的收获与思考,作者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有哪些绝妙的手段,我对书中某些文字有哪些不同的见解等等,将这些写下来,大概就是“书评”吧。不过,也有人认为“读后感”之类算不上“书评”,我以为不必那么苛求,无论是“读后感”还是“书评”,所表达的都是对所读的理解、认识,甚至还有某种意见和批判,只不过各有不同的取舍,或者在行文结构上有一些区别而已。比如,书评必须交代清楚作者、译者、出版社、版本等等,“读后感”可能就不要这么详尽;“书评”还有“推荐”的冲动,“读后感”则不一定有。
    或许我并没有搞清楚“读后感”与“书评”这两种文体的根本区别,但以我的经验看,无论“读后感”,还是“书评”,都离不开与那本书及书背后的那个特定的人,以及诸多相关的人之间的对话。对话的过程中自然会夹杂读者个人的感想与取舍判断等,这些对话感想与取舍判断说出来、写出来,别人听了、看了,就是一种分享,当然,分享的同时也在对话与评论,只不过对话的范围、评论的对象在分享中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任何一本书都不是单纯的文字符号,不是“死”的东西,每本书都通过文字符号向读者诉说作者的认知、感情、取舍、判断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每本书都不是沉默的客体,而是一个个会说话的主体。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本书是有不同的解读的,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和价值取向,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心境下对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但无论如何解读,都不能抛却那本所读的书。
    因此,写书评首要的是要在与那本特定的书及书背后的那个人,以及那些相关的人的对话中寻找出那本书中的认知、感情、取舍、判断等等,并将这些介绍给他人。比如《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表达的是要变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就要努力像专业人士那样教书,《脑中之轮》(北京大学出版社)主要说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个“脑中之轮”,我们都自以为理解周遭的世界,其实只是被“思维惯性”这个“轮子”给困住了。如果想要真正地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就要努力摆脱这个“轮子”。
    一篇短小的书评,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要尽可能将一本书的主旨,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介绍给读者,如《学习的本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主旨是要告诉人们学习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作为教师,想要将教学工作做好,光在如何教上花功夫,而不关注学生的学是怎样发生的,说不定只能是瞎忙、瞎教。要想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他人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书评就要紧扣“学习的本质”以及作者在介绍他们的研究时所持的审慎态度。一方面要让读者明白“学习者不是一张教师可以在上面写下知识的白纸”,唯有“学习者通过与过往所有解释和模式相吻合的个体阅读‘框架’来破译课堂上的信息”才有可能在这张白纸画上最美丽的图画。“当教学被当着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时,它便不能引发学习,甚至还会阻碍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将作者关于探究学习的本质,寻求解构模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寻求教育上的万灵药,要是真的有这种药,大家早就找到了”,要把“普适的学习方式是不存在的,把科学学习上的指导性方法和非指导性方法对立起来”,“同样是可笑的”的提醒介绍给读者。
    当然,仅介绍主旨是不够的,每一本值得与他人分享的书,总是有其值得推介的亮点与独到的价值。《逃脱框架的教与学:启发课程的想象力》中“培养想象力应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这样的认知,我们并不是不清楚,真正麻烦的是在僵化的课程设置、刻板的考试形式、标准化的答案要求绑架下的教育生态中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因此,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候,就有必要不惜笔墨重点介绍作者有哪些主张和建议而不是简单地复述作者的观点。
    一篇书评,想要打动读者,除了要紧扣那本书的主旨,将那本书的精彩之处介绍给读者,还要有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建议,以引发读者的共鸣,激发阅读的欲望。比如在介绍《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这本书时,如果只是扣住做教师“像专业人士一样教学”,去变革每一所学校的教学以及“专业资本”的内涵是什么来写的话难免枯燥,在写书评的时候,就要反思这些年过于热闹的课堂教学改革,激发读者力图从专业的视角去审视热闹背后的问题的冲动。当然,任何一本书都可能有它不足的地方,负责任的作者,还应在书评中指出其不足,或者为读者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目,以供读者在阅读时参考。
    人的思维总是以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为发端的。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这样说过,从思维过程的一些刺激过程来看,它们是“一种困惑、犹豫、怀疑的状态”“一番思索或考察,要查明进一步的事实,借以证实或否定所想到的信念”。这种“冲动”一旦发生,阅读的欲望也就被激发了。只不过书评中的体验与勾连,相比于“读书笔记”要简约许多。因为一个重在“评”,一个重在“得”。我想,一篇好的书评,如果没有评论者的“得”,恐怕也难以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
    (作者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6年8月29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