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担了作为人的责任(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3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祝凤鸣 参加讨论
《浩劫》,有关死亡的绝对性 2004年9月15日晚,“2004北京国际纪录片展”在华北大酒店如期开幕,主办方是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我当时是作为安徽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参加。 当晚开幕酒会上,我第一次见到克劳德·朗兹曼,还有日本纪录片界泰斗级人物土本典昭、法国著名电影导演尼古拉·菲利贝尔、法国《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傅东等人。朗兹曼年近八十,身材高大,偏胖的脸上笑容可掬,与大家签名、合影、交谈,有一种父辈的亲切和蔼。 9月16日,朗兹曼的纪录影片《浩劫》首次在中国放映。观影前,朗兹曼有个简短的讲话。印象中,该片字幕是由北京电影学院张献民翻译的。影片长达九个半小时,分上午、下午两个时段播放,中场休息时间很短。自银幕闪亮,整个观影厅就一片阒寂,显然大家被影片震慑住了。 关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影片,中国观众之前只知道一些奥斯卡大片,如《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师》等。就我个人而言,一直特别警惕那种浪漫乃至喜剧化的处理,觉得愧对死者。但《浩劫》完全不同,他从一开篇就气息悲悯,节奏徐缓,被采访者表达艰难。 600万犹太人死了,且过去了40多年,怎么把它具体化,怎么重新找到那些人,重新找到那些地点,使大屠杀的场景与细节复活? 《浩劫》是关于犹太人灭绝营的纪录片。所谓灭绝营,即德国纳粹用来作种族灭绝的营地。随着1941年6月对苏联的入侵,纳粹开始系统地大规模谋杀犹太人——集中营一般建在德国,是关人的地方;灭绝营建在波兰,是集中杀人的地方。《浩劫》主要借助丰富、宽广的证词,来拼接索比堡、奥斯威辛、凯尔诺、特布林卡、贝泽克等灭绝营的屠杀行为。 九个多小时的《浩劫》,朗兹曼没有用一点历史资料,没有一张尸体照片,只有面孔、嗓音、风景在衔接与交织,辅之以被采访者的痛苦眼神、漫长翻译和停顿——影片中,有些受访者是被带回灭绝营原地回忆的。镜头面前,许多人一回想起过去,就哽咽不止,不停地说:“求求你,请别让我说了,我能不说了吗?”导演安慰他们后,坚持说:“不,请一定把它说出来。” 在一个长镜头里,理发师邦巴一边给客人剪头发,一边接受采访。当说到与自己同为理发师的一个好朋友,在进入毒气室队伍里见到了妻子和妹妹时,他突然陷入了沉默。理发馆里有长达3分钟的宁静,除了剪刀声,只有宁静,镜头无声地追随着他,他噙着眼泪,喃喃地说:“太可怕了,别说了,我说过,今天会是非常难熬的一天……” “让地点说话,通过声音复活地点,以面孔表达话语无法表达的东西”,那些曾被碾碎的记忆,在时间的压力下终被聚拢、挤出、萌芽。 《浩劫》既是出色的历史文献,也是一首长长的、迟到的悼词,与其他反映犹太人被屠杀的影片相比,在证据的确凿程度和历史严谨性上,我尚未见到任何一部作品可堪一比。 “《浩劫》这部影片关乎死亡的绝对性,而与幸存者无关。活下去是另一个故事。”无疑,这是一部“并非关于浩劫,而是浩劫本身”的电影——要达到这个目的,它考量的不仅仅是一个导演的美学风格,而是人的一种罕见责任和超常勇气。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遭遇银幕上的“马克思”
- 下一篇:文艺与现实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