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银幕上的“马克思”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6:11:43 文艺报 张慧瑜 参加讨论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一部由德国、法国和比利时联合拍摄的传记片《青年马克思》上映。这部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电影,讲述了1843年马克思大学毕业后在《莱茵报》从事评论工作,到1848年与恩格斯一起受“正义者同盟”委托写作《共产主义宣言》的人生故事,是一部比较忠实于马克思本人经历的电影,也是少有的以马克思为题材的电影。在大银幕上遭遇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不仅是接受形象版的理论教育,更是为了深刻理解青年马克思的“初心”,即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反抗资本主义制度、解放全人类的伟大道路的。这部电影给笔者的感受,一是表现历史人物有真实感和时代感,没有过度传奇化和戏剧化,二是有强烈的理论色彩,这也吻合马克思作为哲学家和理论家的身份。 电影中的马克思有两种形象,一是工作上的马克思,与欧洲君主专制作斗争、到处被驱逐;二是生活中的马克思,与妻子燕妮在贫困中相濡以沫、艰难度日。影片一开始就采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一边是阴冷的森林中战战兢兢地捡拾林木的贫民们受到警察的驱赶和追捕,另一边则是因发表为盗木者辩护文章的马克思在《莱茵报》编辑部遭到警察的逮捕。这是刚刚拿到法学博士学位的马克思,从新闻事件中分析出看似合情合理的“林木盗窃法”,其实是维护林木占有者利益、剥夺了贫困群众使用林木的合理需求的法律。从德国逃亡到巴黎的马克思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编辑《德法年鉴》。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他需要更多的钱养活一家人,妻子燕妮没有抱怨丈夫。按照马克思的话说,出身贵族的燕妮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放弃衣食无忧的上流生活情愿跟随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过颠沛流离的日子。电影里的燕妮并非只是照顾孩子、做饭的家庭妇女,而是与马克思讨论理论问题的知音。尽管马克思时常为无法按时收到稿费而陷入生活的窘迫,但年轻的夫妻却始终共同面对物质生活和警察迫害的压力。 相比马克思一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在英国帮助资本家父亲管理纺织工厂的恩格斯则利用“老板的儿子”的身份,偷偷进行工人阶级的调查研究。电影呈现了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其中有一个场景是纺纱厂工人与管理者、恩格斯的父亲之间的冲突,面对工人割断手指的工伤事故,管理者和恩格斯的父亲不仅不赔偿,反而责怪工人损坏了价格昂贵的机器,一位工厂女工为受伤的姐妹讨说法,却被恩格斯的父亲毫不留情地解雇。这充分呈现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以及工人在雇佣劳动中被奴役的命运。目睹此景的恩格斯同情工人的境遇,他跟随被父亲开除的纱厂女工,来到遭受民族歧视的爱尔兰工人所生活的贫民窟。一开始,工人们不相信“富家公子”恩格斯会真正关心他们,后来恩格斯取得了工人的信任,收集了大量工人在工厂和城市生活的第一手素材,他也爱上了那位与父亲顶撞的女工,并娶她为妻。后来,恩格斯完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英国工业发展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尖锐对立的书。可以说,恩格斯和马克思、燕妮一样背叛了自己从属的“阶级”,走向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受苦的工人阶级服务的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你给读者的情感刺激不够强
- 下一篇:他承担了作为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