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应用 >

超脱隐身与现身之分 实现更良好翻译效果


    无论是传统翻译观的译者被动隐身还是现代翻译观彰显译者主体性的现身,实际都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适应与选择的结果。
    诺曼·夏皮罗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比喻:他将翻译视作一片玻璃,站在玻璃前的人就是读者,透过这片玻璃欣赏对面的景物(即译文)。玻璃既可以被看作翻译的过程也可喻指译者。诺曼认为如果玻璃是透明的、没有任何瑕疵,那么就是成功理想的翻译;如果玻璃表面能够看出痕迹,那么翻译就是有瑕疵的。也就是说,理想的翻译,译者应该隐身,一旦现身(即玻璃出现刮痕),则视为瑕疵,是失败的翻译。
    从隐身到现身
    人们普遍认为译者的隐形是为了让译作更加透明,也就是在翻译中语言要流畅自然,不能在翻译的时候施展自己的写作技巧,而要忠实于原文的遣词造句,表达出原作者的写作风格特征。纵观中国翻译史,近百年来从近代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到傅雷的“神似”说,再到钱锺书的“化境”说,这些“翻译原则”“翻译标准”和“翻译规范”,虽表达方式各异,但其中无不透露着“忠实”二字。为了达到译文的忠实对等,译者自然将自己隐藏起来,让译作看上去好像是译语的原作,看不到任何翻译的痕迹,译者隐而不见。
    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全面转向,经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当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者深入探讨制约翻译的各种要素。此时人们才逐渐开始重视译者的地位,通过运用当代各种文化理论重新阐释翻译的过程,将译者从幕后推向台前,开辟了研究翻译的新方向。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一书中提出了“归化”和“异化”这两个概念。他对“流畅的”“透明的”“归化式的”翻译策略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种翻译方式实则是对“英美中心主义”“文化霸权”的一种张扬,是英美文化政治霸权中帝国主义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而“异化翻译”正是针对这种“归化翻译”暴力的一种阻抗。它保留了语言文化差异的异化,使翻译成为异质性的话语实践,而不是盲目地认同目的语的主流文化。这种异化翻译方式对于外国文学经典的重构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也进行了有效干预,最重要的是它能够让译者从“通顺”“透明”的归化翻译中现身,突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使译者的文化地位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承认。
    译者量力而行
    当我们从译者行为的视角考察翻译活动的时候,便会发现若想做到“适者生存”,译者必须适应当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突出的因素,如“准确地理解原文”“得体地衡量翻译生态环境”“合理地兼顾诸‘者’”(如作者、读者、出版者、资助者、委托者、译评者)等。
    格雷戈·里拉巴萨在其文章中曾提到:“翻译是一个做出选择的过程,其选择的技巧有赖于译者的本能。”这里所说的本能,指的就是译者运用自己下意识的、自然的能力,主动优化多维的选择、转换。在此过程中译者为了生存、发展、实现自我价值,会对翻译文本进行判断,用最基本的适应和选择的内在能力适应整个翻译的生态大环境,不断追求最佳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这一切都是译者自我适应的“本能”,是译者的潜意识行为。因此,从根本上说,译者适应的动力是译者“求存适应”和“优化选择”认知的集合。译者为了“求存适应”和“优化选择”,首先选择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相匹配的作品去翻译,而不去译那些自己把握不足的作品。
    超脱隐身与现身
    纵观东西方翻译史,我们得知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而是涉及两种语言文化大环境下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传统翻译研究多局限于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层面,关注如何才能更好更忠实地传递原文的信息,希望译者“隐身”。而生态翻译学则跳出了传统翻译研究仅仅关注语言文字转换的框架,从一个更广阔、更立体的层面上去审视翻译,认为翻译是译者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而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和选择的结果,要让译者“现身”,从这一崭新的立场看翻译。
    由此可见,我们对翻译问题的讨论,不能总局限于传统的翻译研究层面,不能随意批判传统译论关于译者忠于原文隐身是绝对错误,而必须根据具体的翻译对象、翻译语境,及时地变换视角,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答案。生态翻译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开阔的且能揭示翻译行为本质的翻译研究新视角。因此,无论是传统翻译观的译者被动隐身还是现代翻译观彰显译者主体性的现身,实际都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适应与选择的结果。
    人类进入21世纪,跨文化交际现在所处的语言、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研究人员,显然有必要尽快调整自己原先在翻译问题上狭隘的、有失偏颇的认识,积极响应国际译联的号召,从隐身、现身的二元思维中解脱出来,站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交际平台上,拓宽自己的视野,以译者为中心“适应”文化全球化等翻译生态环境,优化“选择”翻译方法,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品,从而切实有效地推动跨文化交际,促进文化繁荣和提升所有人的文化素养。
    (本文系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生态翻译教学观在翻转 课堂中的应用探析”(HDRC2017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