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不一样的青春和戏剧——看广东省话剧院《遥远有多远》


    
    我去过两次新疆,当飞机的影子映在茫茫戈壁,像一只悬浮的风筝,我知道了,新疆有多远。当广东省话剧院杨春荣院长邀请我观看该院一部反映新疆孩子们在广东学习成长的故事的新剧时,一个生动的剧名跳入眼帘:《遥远有多远》。我对她说,我喜欢这个剧名,这是一个颇具哲学意味,让人充满期待的剧名,也是一个向创作者提出了挑战的剧名。
    这是一部充满仪式感的青春励志剧。一群新疆孩子,带着激动和不安,从遥远中走来,向着遥远走去。广东,这个不一样的生活舞台,将成为这些马背上的孩子们一个怎样的青春驿站?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家庭,造成了他们对理想和事物不同的判断与认知,引发了他们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摩擦……这些丰富而活跃的戏剧因子,都集中在一个由新疆和广东同学组成的“混合高9班”(内高班)里发酵与裂变,生根与开花……这些,就是这部戏的核心要义。
    内高班,全称为内地高中班,其目的是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这是一个“国家行动”。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广东“内高班”的显著成就:15年来,广东接收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学生,内高班学生大学升学率100%,名列全国承办民族班的城市前列。这闪光的数字后面,付出了多少投入和资源,那是相关政府工作报告应当回答的问题。而一部戏剧应当回答的是,所有与这个“国家行动”相关的人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泪水、汗水和烦恼。编导们正是这样做的。他们精选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在人心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遥远有多远,这座情感的桥梁就有多长。
    于是,随着伊力亚和班长阿里木江之间一场场任性的青春的较量,随着因为自卑而想弃学的阿孜古丽的泪水,随着父母离异的城市“富二代”夏小萌痛苦的内心独白,随着八岁就会骑马的库里曼因患骨癌而不得不中途退场的感伤……我们的眼睛慢慢地湿润了,心渐渐暖和了,久违的青春也渐渐在我们的体内热血沸腾起来。
    与青春对话,你得足够真诚,引领青春,你得与时俱进——陈老师,剧中那个帅气且率性的中年男人,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是编导笔下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他代表的是一个群像。他真诚地对受骗的伊力亚说:你之所以被骗,是因为你先说了谎!他自言自语:只有心打开了,贴近了,无论时间还是距离,都无法束缚我们的理想和希望。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烦恼,但因为有了不一样的教育,才绽放出了不一样的生命和思想的花朵。
    一位曾经也是陈老师内高班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为新疆孩子的带队女老师,在剧终时向陈老师交出了一篇作文:“遥远并不远。我们这些从新疆来的孩子,在内高班经历了文化的碰撞,思想的更新,品格的锻造……我们走进大学,走向社会,忽然发现,那个遥远的距离不见了,什么时候消失的,怎么消失的,我都不知道……”那个遥远的距离,其实就是在她们与无数像陈老师这样的人,彼此交换了心灵与青春的时候,而渐渐消失的。
    这是一部感人的话剧,是一部草原与海江对话的话剧,是一部好看的话剧。这部戏的感人,表现在编导者们以平实的态度和角度,深入揭示出了新疆孩子独特的性格和青春的际遇。这部戏,以浓厚的纪实风格让人为之怦然心动。那一串串感人的故事,就像铺在一条小路上的石子,虽然坚硬,却能带领你走向柔软的远方。
    这部戏的好看,也是题材决定的。新疆是民族歌舞的海洋,这部戏的歌舞性,是原生态的,是由内而外自然发散出来的。而且并没有牺牲话剧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厚重之美,去简单追求感观之美,歌舞之美。
    《遥远有多远》这部戏,既是一支民族团结的赞歌,也是一首青春励志的散文诗;既是一次“国家行动”的纪实,也是一代师生及其家人永恒的铭记……
    遥远有多远——我想,在广东省话剧院这些虔诚的跋涉者们脚下,遥远一定不远,他们的舞台,也一定会天蓝蓝,海蓝蓝,像草原一样宽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