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团原创杂技剧《北京》剧照 骄阳似火的八月,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中国杂技团原创杂技剧《北京》入驻北京亦庄博纳星辉大剧院,展开了多达30余场的《 “京”典亦庄,创“艺”为民》国粹杂技惠民演出活动。在8月23日晚的“来京建设者专场演出”中,该剧为800余名来京建设者朋友送来欢歌笑语,现场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经久不息。“既好看、又好玩”几乎是观众对该剧的一致评价。而在杂技业内,该剧对杂技之“杂”的理解和处理也引起了许多讨论和思考。可以说,这部“好看好玩”的新作品为当下中国杂技剧的创作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新东西”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历史悠久,可谓“故事之国” ,这里可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传说和故事。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说,“中国故事”到底要讲些什么才好呢? 周口店“北京人”是北京独有的一个惊世文化遗产。走过绵延近千年的建都历史,今天的北京作为新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中国梦”在这里发端唱响,“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正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特征。中国杂技团所讲的这个“中国故事”就立足于挖掘北京的文化资源和文明历程。该剧以北京3000年建城史、 850年建都史为背景,以最浓郁的、最具北京地域特色的文化为内容,充分展示北京的厚重历史、风土人情、多彩文化和当代精神。 杂技素来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喜剧色彩,怎样用杂技去书写这个故事呢?在文学部分,我们看到该剧构思了一个充满想象力且妙趣横生的故事。2049年的一天,两名京腔京味的导游引领观众踏上了一场横亘古今的太空旅行。他们利用“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牌时空穿梭棒”从“天宫八号”启航,直抵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他们一路穿越了“先秦燕蓟” (一幕) 、“元清京都” (二幕) 、“蹉跎北平” (三幕)和“盛世北京” (四幕) ,最终完成了一场探寻北京“前世今生”的历史之旅。 这样一个“中国故事”具体应该怎么讲呢?在舞台部分,该剧以杂技和相声为主要表演手段,并以二者为中心将舞美、造型、灯光等舞台创作牢牢结合“捆”进了这个故事。该剧制作人、中国杂技团总经理张红表示,这是国内首次尝试将相声与杂技相结合的舞台创作,这种结合既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也是民俗与时尚的结合。但还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相声充分发挥了串联杂技节目、润滑舞台结构和引领故事发展的作用,而杂技则置身于历史与时空之中,成为相声演员担任的“导游”引领观众欣赏的主体内容,从而让杂技的表演得以延伸,内涵得以扩大。创作团队就是充分利用了杂技的视觉优势和相声的听觉优势,寻找到了这个独属于该剧的创作切入点和突破口。 杂技和相声,这两种自宋以后长期共生、共存于勾栏瓦舍中的姊妹艺术、清末以来北京天桥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就这样重新在今天的北京相聚走上了同一个舞台。但不同的是,它们不再是各说各话,各演各戏,而是在一个科幻故事下统一,用接轨当下的时尚风格演绎。它们就这样紧紧“缠绕”在一起,共同缔造了一部大戏—— 《北京》 ,为观众提供了“边听相声、边看杂技”的全新的视听体验。而北京这座城市,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北京、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北京、一个既厚重又时尚的北京、一个既博大又浪漫的北京,就这样在这场欢声笑语穿越古今的太空旅行中被一点一滴地勾勒、刻画出了具体的形状。 中国杂技团创作的这个“中国故事”受益于北京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得益于杂技艺术之“杂”的创作空间。杂技艺术,不仅有我们通常认识中的杂技、马戏、魔术和滑稽区分,在具体的节目中更有着庞杂的项目分类,更早在汉代就建立了包括力技、形体技艺、高空节目、耍弄技术、幻术、马戏、动物戏、彩扎戏、杂技舞蹈、滑稽十个门类,形成一直延续至今的基本艺术体系。技巧和体能是杂技的核心,但这十个传统门类下的杂技节目却千变万化,触类旁通,自古就与多种艺术门类和体育项目交互相融,具有极强的吸纳和包容能力。新世纪前后,随着杂技主题晚会和杂技剧这种全新作品样式的出现,杂技的这种“杂”的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作品形式丰富多样,创作手段愈加多元。不仅杂技本身,近年来在许多戏剧和跨界艺术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杂技的身影。可以说,正是杂技这种“杂”的包容能力为这门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杂”的创作空间,并永不停止地激发着所有创作者的灵感。中国杂技团《北京》这部“好看好玩”的杂技剧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新东西” ,让我们更加满怀惊喜地期待着中国杂技更多剧目新作。在杂技剧的时代,正是“杂”的空间让这门最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最青春的光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