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新时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应有的三个追求——以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为例(2)


    注释:
    ①参见拙文《内容结构、建构机制与身份认同——40年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反思》,《湖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②[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248页。
    ③胡风:《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载《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④[德]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页。
    ⑤[德]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8、8-9页。
    ⑥[法]阿尔都塞:《列宁和哲学》,转引自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2页。
    ⑦[法]阿尔都塞:《列宁和哲学》,转引自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3页。
    ⑧[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9页。
    ⑨[德]恩格斯:《〈资本论〉英文版序言》,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