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青春》有感:青春虽然美好 但终将逝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2:11:48 人民网-读书频道 newdu 参加讨论
近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热映,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热读,这部反映“70后”青年生活的小说,之所以引起读者的追捧,在于它触动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青春虽然美好,但它终将逝去。青春在被赋予希望、阳光、激情、奋进、浪漫、诗意的同时,往往又冠以迷茫、无知、轻浮、莽撞、不守规矩、不知天高地厚,正因此,青春成为我们每个人刻骨铭心的永恒记忆,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门坎,成为我们启帆远航的桥头堡,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亮丽风景线。 青春是一把琴,只有激情奋斗、顽强拼博,才能弹奏出一串串希望的音符。学生时代的大学梦,使无数热血少年,为之奋发图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拉开了精彩人生的序幕。大学时代的事业梦,使莘莘学子们,为课题研究获得精准的数据,夜以继日地工作于实验室,就是这种坚忍不拔的拼博精神,点燃了人生成功的希望之光。 青春是一盘棋,只有心存高远、怀抱梦想,才能对人生的命运与前途运筹帷幄。1992年,在我初中毕业之际,乡政府招聘工作人员,当时最大的诱惑就是转为非农业户口。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这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时机,但是,当确定可以参加工作时,在亲邻们的惋惜声中,在父亲的鼓励支持下,毅然选择了继续求学之路。现在,我已在海滨城市从事行政工作多年,不说工作成绩与生活水平如何,当初若参加工作,走出去的可能性就很小。人生在不同阶段都要面临一些重大选择,但青春的选择决定了人生大方向,舍得眼前小利益,收获将来大希望。 青春是一本书,只有博学多才、阅历丰富,才能书写出收获与成功的篇章。毛泽东在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一封家书中指出: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从书信的整体内容来看,毛泽东建议年少的孩子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然后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活动。在现代教育体制下,社会为青年朋友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现代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为青年朋友们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诸多机会,所以说,年轻人要利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自身特点,抓住有利时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春是一幅画,只有朝气蓬勃、豪情万丈,才能描绘出年青人的浪漫与阳光。毛泽东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青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候,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在物质丰富的社会条件下,年轻的一代人,引领潮流,而不是随波逐流;在精神文明大力发展前提下,广大青年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新风正气,而不是沉湎于网络游戏,不思进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对新鲜事物好奇并勇于实践,而不是畏缩不前、瞻前顾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年轻人诗情画意的浓情与爱意,才能表现出年轻人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才能表现出年轻人铮铮铁骨的霸气与豪爽。 青春是一艘即将启帆的航船,青春是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让青春怀抱梦想,激情奋斗,收获希望。(作者网名:微风细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