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数字化时代宝卷研究新形态

    2017-10-14

    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变而来的一种中国传统说唱文学形式。作者大都是出家的僧尼,内容有佛经故事、劝世文、神道故事和民间故事,以佛经故事最多。宝卷最初采用说唱结合...

  • 李锡胤:“词典比小说更引人入胜”

    2017-10-14

    多年前的黑龙江大学,不论寒暑,每日清晨和傍晚,运动场上总会有一个步履轻盈的瘦影,飘然向前慢跑。而这位长年跑者如今已是位“90后”了,他就是我的博士后协作导师——李锡...

  • 开辟文艺新境界 助推中华强起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

    2017-10-14

    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在历史性变革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大势”,提出了一系...

  • 把握稳中求进治国理政重要原则

    2017-10-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把稳中求进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

  • 评注与范作:早期《小说月报》价值述略

    2017-10-14

    恽铁樵于1912—1917年主编《小说月报》,多刊载文言小说,并以古文评点小说,强调小说的启蒙教育功能,主要针对学生读者群,作为学生学习国文的辅导。1918—1920年王蕴章继任《小说...

  • 换副眼光看民国学术

    2017-10-14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中西思想文化、旧学新知碰撞、交融发生的“化合”反应,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既有固守传统观念、家数者,也有采用新观念、新...

  • 汉魏六朝“乐舞赋”的音乐史料价值

    2017-10-14

    “赋”原本作为《诗经》六义:“风、赋、比、兴、雅、颂”中的文学表现手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体裁形式。在汉魏六朝时期,“赋”作为一种重要的写物、抒情、言志的文学...

  • 从音韵角度探究文化基因

    2017-10-14

    从古至今,中国人讲究“音韵”,也爱好在各类文体中使用对仗、排比等节奏感较强的句子。古代诗歌的代代传诵与当今中国人在韵律方面较强的阅读期待之间存在何种联系?记者近日采访...

  •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017-10-14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色。法治和德治不可...

  • 古代乐论的美学范畴及其演绎

    2017-10-14

    中国古代乐论文史哲合论、诗乐舞不分的总体特征,决定了其中必然蕴含着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核心概念。 乐论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现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