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问兰花何处生,兰花生处路难行。争朝襟发抽花朵,泥手赠来别有情。”这首绝句的作者,是20世纪早期著名的湖畔诗人应修人。他的新诗《妹妹你是水》《小小儿的请求》等流布...
晚明诗学始终是后代学人建构当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资源,但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各取所需的想象性选择与塑造,即所谓晚明叙事。系统探究并审视此一屡屡“重现”的现象的背景...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随之就有研读者“红学”的戏言,其后虽有“索隐红学”的各种猜谜,却尚无人认真对待,只有胡适的《红楼梦考证》的出炉,才公开标榜旧红学的打倒,新红...
我国多民族文学发展是与我国多民族“接触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我国西北、西南、华南、中南、东北、华北及台湾等地形成了广泛的多民族“接触区”,多种生活方式...
1794年1月,《红楼梦》被一艘名为“寅二番船南京”的贸易船只从浙江乍浦带到日本长崎,这一时间是有史可考的《红楼梦》最早走向世界的时间。200余年来,《红楼梦》在日传播可谓...
明清拟话本时空叙事是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它首先是一种时间艺术,时间意味着人类对天地万象生生不息的认识和把握,时间意识联系人类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它同时又是一种空...
价值问题是人文学术关切的一个基本问题。文学的价值问题,则是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文学价值的认识和 理解,不仅直接影响着乃至决定着文学理论研究范式的选择与生...
原来有种印象,小说长于叙述,散文则长于抒情。抒情被视作散文的看家本领。 也不必争论这种说法精准与否,至少可以说,抒情发挥了 散文这种文体的优势。因为相比其他文体,一...
创新,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更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生命。 文学艺术超越性的获取,必须创新。文学艺术既根植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文学艺术的超越性,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
提升我国国家语言能力,促进汉语国际推广,加强中外语言互通,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得以顺利推行的根本性举措。而《红楼梦》的多语种移译及其国际性传播,则是以之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