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徐肖楠:后现代小说自相怀疑的有限真实

    2019-06-12

    一 小说经常同自身沉重的模仿再现真实的传统斗争着。到了今天,传统的模仿再现真实的论点已不能获得充分圆满的解释。小说真实应当模仿社会真实的观念,其实是暗示现存社会的合...

  • 公共阐释:作为一种阐释理论的合法性

    2019-06-06

    内容提要: 公共阐释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开拓是完善阐释学研究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学人试图建构中国阐释学的努力。阐释本身就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它遵循的是人...

  • 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2019-05-05

    201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我们满怀信心、坚定前行,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

  • 资本、现代性批判与文化研究

    2019-04-25

    内容提要: “资本”具有对资本主义社会实践各个层面的渗透性,因而呈现出这一范畴在阐释上的复杂性。与之同根共生的文学批评,借助“资本”的现代性批判视野,有助于将目光真...

  • 从“文学媒介”到“媒介文学”——传媒时代文学生产的技术维度与审美逻辑

    2019-04-25

    摘要: 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介入文学生产由来已久,其潜入文学生产场域所发挥的价值主导机制遵循着由“隐”向“显”、由边缘向中心的衍变规律。现代传媒语境下文学生产的技术...

  • 中西方文论分歧的符号学根源以及融合重建的机制和路径

    2019-04-19

    内容提要: 行为语言和言语行为是人类最原初、最基本的符号系统。文化就建立在行为语言与言语行为协同作用的基础上,文学则是两种行为(语言)的深度合作和融合。行为语言与言语...

  •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人本视域

    2019-04-18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从革命化阶段转向人本化阶段,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逻辑完整性与实践创新性,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关联。这得益于全社会形成了...

  • 中外文艺高峰观及其当代启示

    2019-04-18

    作者简介: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文艺史或艺术史上的文艺高峰,往往来自于多种力量的复杂孕育过程,同时还有待于瓜熟蒂落或水到渠成,绝非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般容易,更...

  • 叙事的双重动力:不同互动关系以及被忽略的原因

    2019-04-18

    内容提要: 从古到今,中外批评界仅仅关注叙事作品的情节发展,而在不少作品中,实际上存在双重叙事进程:在情节发展背后,还存在贯穿文本始终的“隐性进程”。这一明一暗、并...

  • 【文萃】黄鸣奋:科幻电影与后人类视野中的身体美学

    2019-04-17

    后人类时代以人为进化取代自然进化的主导地位为特征,其背景是科技的突飞猛进。科幻电影既为后人类观念提供了充满幻想的生动范例,又对作为其支撑的科技进步发出了强有力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