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空间正义,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中华民族文学史的述史观念不能只考量线性时间维度,也不宜仅仅徘徊于族属和地理空间层面的表象性...
摘要: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长期的讨论和建设中,逐渐形成一种三维结构:文艺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实践论。它们在理论史上虽表现出阶段性特征,理论旨趣也各有胜场和侧...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是当代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文学场域视野下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研究,是在理论与中国文学批评实践互动理路上提出的问题。本文侧...
杰弗里·哈特曼在《荒野中的批评》里说:“德里达学派使我们面对着一个本质的问题。在‘批评的’活动和‘创作的’活动之间,或者在‘主要的’文本和‘次要的’文本之间特有的...
摘要: 通过追溯小小说文体从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梳理世界范围内为小小说及其相似文体命名的学术史,可以看出小小说文体发生的必然性。我国始自先秦的语词“小说”在性质与功能...
摘要:宗白华的形上学系列笔记改变了他的美学的知识属性,由艺术美学变成了哲学美学,从而体现出了完整的系统性、现代性和跨文化性。宗先生的形上学美学是一个以天道为宇宙本体...
一、文学或文学性 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指用文字写作的所有著作,它包含了物质文化之外的人类精神和思想的结晶,包含了学术、创作、文史哲等各个领域的成果,...
内容提要:两个文艺座谈会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在文艺领域的政治话语符号实践,体现了党对文艺政治领导的内在逻辑。两个“讲话”在叙事模式上具有结构与修辞的家族相似,在精神上...
摘要: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属于历史语义学范畴。威廉斯试图通过梳理、考辨和叙写一些词汇的历史发展及其意义,寻找有效研究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方法。...
摘要: 宗白华的形上学系列笔记改变了他的美学的知识属性,由艺术美学变成了哲学美学,从而体现出了完整的系统性、现代性和跨文化性。宗先生的形上学美学是一个以天道为宇宙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