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马克思对西方文学经典的研习与化用,内在地促进了他的思想发展与理论建构。马克思的理论著作中普遍存在修辞学上的“互文性”,蕴含着马克思与世界文学经典之间持续...
内容提要: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我们有必要提升到文学理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层面进行总结与反思。值得提出来探讨的当代文论主要问题,一是其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
内容提要: 批评家之中,对批评手艺的思考与墨迹多于杰姆逊者,鲜矣。自1970年代以来,杰姆逊持续地从元评论、辩证批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形式-内容辩证法等不同层面,对批评...
文化批判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化理论家对发达工业社会文化发展进行批判性反思的理论成果。批判理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霍克海默提出的。1937年,霍克海默在《传统...
摘要:从1902年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到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小说逐步走向现代的重要历史时期。经中国近现代作家批评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现代小说”概念呈现出从朦胧意识到...
内容提要: 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我们有必要提升到文学理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层面进行总结与反思。值得提出来探讨的当代文论主要问题,一是其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
摘要: 延安《讲话》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它的理解也就必须回到它所针对的实际问题上去。本文认为,《讲话》主要解决了革命文艺与革命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问题,是革命文...
作者简介: 韩清玉,1981年生,山东梁山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美学、中国现代文艺美学...
摘要:作为美学家的朱光潜,其美学成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而作为批评家的朱光潜,其批评观念和方法论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也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但表达其美学思想和...
摘要:中国阐释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和方法,在借鉴西方阐释学理论资源的同时,中国阐释理论资源的现实价值和当代意义值得重视。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