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儒家“诗教”的创始人,“诗教”一词出自《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自产生以来,对其探源阐释颇多,将孔子的...
《玛纳斯》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别林斯基指出:“史诗是在民族意识刚刚觉醒时,诗领域的第一颗成熟的果实。”《玛纳斯》史诗以口头艺术超文本的形态吸纳了...
新世纪已经走过了20年,或者说,我们也开始经历一个“二十年代”。上个世纪20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等惊天动地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就发...
法国女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俞第德(Judith Gautier)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除了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之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迷”。 1863年,即她18岁那年,父亲经人介绍,接纳了...
在论及大江文学中的世界文学影响时,学界一直关注来自拉伯雷及其鸿篇巨制《巨人传》、但丁及其不朽长诗《神曲》(全三卷)、布莱克及其神秘长诗《四天神》和《弥尔顿》、萨特...
【追光文学巨匠·纪念艾青诞辰110周年】 在20世纪中国新诗的地平线上,一个巨大的身影,穿过黎明的风,迎着太阳走过来了。他,就是当代中国有世界影响的大诗人——艾青。 在民族...
敦煌语言文学研究与敦煌文献整理,是敦煌学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学术界焚膏继晷,先后相继,在上述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绩,推出了一大批高...
《情性为本:王国维文学观念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本书在霍俊国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在霍俊国修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在四川大学开设了文艺美学这一课...
该书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写作严谨、内容权威,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刘跃进先生领衔,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术骨干完成写作,吸收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史...
基于区域社会史的分析视角,探讨一个区域文学现象如何成为全国性的文学景观,是一种创新的研究进路。明清之际,河南商丘常受黄河泛滥之苦,地瘠民贫,文事却异常繁盛,涌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