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西方性别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进入中国以来,学界给予了热烈回应并积极践行于中国女性文学 批评实践,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效。纵观既有研究成果,对西方性别...
一、“伤痕小说”的幽灵 在“文革”后的政治、文化语境中,“伤痕小说”以其对“文革”伤痕的展示引发了异乎寻常的巨大的社会共振,围绕它所展开的激烈论争以及它的合法身份的...
今天,文学出版可谓空前繁荣。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大约3000部。如此庞大的长篇小说出版量,良莠不齐在所难免。然而我们不能因为部分作品不尽如人意,就整个否定中国当代文学。中...
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理论建设既成绩斐然,又举步维艰。一方面,我们兼收并蓄地引进了大量西方文艺理论成品,并以此为工具,阐释中国文学文本,开拓了研究思路与空间;另一方...
以非文学的方式去谈论文学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大量的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得不到专业的阐释,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研究与批评质量的下降和退化。 重提以文学的方式来谈论文学,并...
2015年,打工诗人许立志自杀身亡,“脑瘫诗人”余秀华引发了诸多争议,来自底层劳动者的诗歌与声音,不仅引起了诗歌界的讨论,而且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秦晓宇主编的《我...
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边界问题是困扰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界近百年的纠结,尤其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定性,六十余年来,我们的教科书可谓独尊新文学起...
20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实力大为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大为提高。但商业经济的 快速发展,也使“拜物主义”与...
当下的中国散文创作尤其需要文化精神的宽度,有了这个宽度才会有往深度掘进的可能性,这就像掘一口深井,开口不大,怎么都影响打井的深度,而这个精神的宽度主要为三个,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