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理念、程序和书写方式

    2017-10-17

    作者简介: 吴功正(1943- ),男,江苏如皋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中国美学史研究和撰著在深化过程中需进入具体的书写层面。它是一个兼备学理性和...

  • 庄子“齐一”概念的美学诠释

    2017-10-17

    作者简介: 颜翔林(1960-),男,江苏淮安人,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温州325015 内容提要: “齐一”一方面是将道的本体论和逍遥的生存论相...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学术意义

    2017-10-17

    作者简介: 谭好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 内容提要: 从1956年到1965年,由对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而发端,中国美学界展开了一场绵延十年之久的美学大讨论。...

  • 中国诗画交融若干焦点问题的美学思考

    2017-10-17

    作者简介: 韩经太,男,甘肃定西人,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 中国诗画艺术的交融以及缘此而形成的诗画交融的艺术,是中国美学精神的典型体现,其中若干焦点问题...

  • 马克思主义与介入美学

    2017-10-17

    作者简介: 张冰,女,辽宁本溪人,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四川重庆400031 内容提要: 康德美学留给后人的主要遗产是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两条律令。为走出康德,...

  • 从“自然的人化”到“人自然化”——后工业时代美的本质的哲学内涵

    2017-10-17

    作者简介: 徐碧辉,女,重庆忠县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美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学》杂志执行主编。 内容提要: “人自然化...

  • 历史语境的意义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讨论的再思考

    2017-10-17

    作者简介: 陈晓明(1959-),男,福建光泽人,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的研究。 内容提要: 1956年的“百花”时期展开的...

  • 审美主体性的确立康德美学思想的存在论基础研究

    2017-10-17

    作者简介: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中心 内容提要: 康德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是从Dasein的角度对存在的认识,这一存在论基础奠定了审美领域中的主客二分,也奠定了...

  • 中国美学史:学科性质、提问方式、演进状况

    2017-10-17

    作者简介: 张法,男,重庆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美学、文化、思想史研究。 中国美学...

  • 近三十年来中国审美主义思潮的三种形态

    2017-10-17

    作者简介: 邹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 内容提要: 审美主义特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潮,主要包括审美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