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幸鹈鴂之先鸣——感触刘大先

    2017-10-17

    作者简介: 关纪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编审。 “……什么,大仙?” “对,大先。” “大仙?跳神的?” “不,大小的大,先后的先。我的同事,刘大先博士。” ——...

  • 论作为“事件”的文学作品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跟阅读体验活动密不可分,它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生成的过程,因此,作品即文学事件,读者即作品内在的生产要素。从这一角度看,接受理论...

  • 从丁玲获“斯奖”到莫言获“诺奖

    2017-10-17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性的文学奖。这个奖,在1949年以前,与中国文学发生过一点关系。据说,鲁迅曾有希望获奖。但鲁迅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获奖。因为自己如获奖,会使一些中国...

  • 阵地与陷阱——报告文学忧思记

    2017-10-17

    一 报告文学为了自己有一个文学的归属,曾经有过一个多年奋斗表现的过程。从最早的通讯、速写、特写开始,很多年都是游动在新闻和文学的当间,被新闻和文学相互推拒,得不到一...

  • 理论的行囊,或在批评的路上——刘大先与他的学术之旅

    2017-10-17

    作者简介: 孟庆澍,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引 言 思前想后,还是先从与大先的结识谈起。 2009年夏,我即将结束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访学生活。合作导师刘禾教授告诉我,一位来自中...

  • 西周礼仪美学的物体系

    2017-10-17

    内容提要: 中国社会对器物审美、伦理意义的引申,始于新石器时期,但直至西周才形成被自觉的政治伦理意识建构的完备系统。这种由礼器连缀而成的表意体系,以人体为中心,向服...

  • 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走向

    2017-10-17

    文学基本理论在当下被一些人忽视,这对于文学理论研究来说是不正常的;而对于时下浮躁的学风来说,则又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一个变动不居的消费性暂时战胜生产性的文化发展阶段...

  • 规则改变

    2017-10-17

    作者简介: 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当代社会整体结构性变迁所带来的文学所处位置、所发挥功能的变化,已经引发了批评者的注意。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

  • 文学对于方言的保护作用

    2017-10-17

    文学家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接受、理解,又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很特别的感动力——这两个希望有时候会彼此冲突。文学家的基本工具是语言,现代语言学家兼...

  • 韩国古典美学范畴——“风流”

    2017-10-17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流”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或文化范畴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和探究的热点问题。在美学层面上,“风流”作为一个具有浓郁的韩国民族本土化意味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