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读刘西渭《咀华集》、《咀华二集》有感

    2017-10-17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中国现代评论家刘西渭先生的评论集《咀华集》、《咀华二集》,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文字的大餐。这两本评论集子是刘西渭先生对我国现代某些作家作品的评述。先...

  • 网络文学“普查”的必要性

    2017-10-17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出现推动了写作模式的更新与“读屏时代”的降临,然而庞杂的内容和更新速度则让网海撷英殊为不易。欧阳友权主编的新著——《网络文学五年普查(2009-2013)》很...

  • 文学人类学的方法论演化及其限度

    2017-10-17

    【内容提要】 中国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于20世纪前期主要在神话和歌谣研究领域进行人类学方法的尝试,新时期以来,在现代人类学及后现代相关理论的影响下,研究领域逐渐扩大...

  • 从有声到寓意——源自古希腊的诗画传统

    2017-10-17

    诗歌和绘画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就常常被联系在一起,二者都能产生有意义而又可感知的意象,都能因其说服力量而对读者产生教化作用。这一点极大地鼓励了诗画交融,终于在文艺复兴...

  •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

    2017-10-17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并不是一个新命题,长期以来,在当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定位和当代文学史研究这两个层面上,“文学经典化”一直是批评家热论的话题。该命题本身具有丰...

  • 原则与方法——文学阐释的有效性问题

    2017-10-17

    所谓文学阐释的有效性是指对文学文本的阐释行为所得出的结论既符合文本本身的逻辑内涵,又符合文学评论者所持有的相应的理论与方法论的逻辑,是二者相契合的产物。之所以说它...

  • 欧洲的乡愁——《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论略

    2017-10-17

    “对我们这些流着日耳曼血液的人而言,宇宙思想不止于台伯河与塞纳河。莱茵河与多瑙河,美因河与内卡河归根结底还是罗马人的……”[1]库尔提乌斯这段激动人心的讲辞将罗马确证...

  • 当前乡村散文书写的新实践

    2017-10-17

    《生死故乡》在杨献平散文写作中居于怎样的位置,这还很难说。但他在本书中所展现的那种专注于“底层”人群、民间现场的叙述策略;以及在繁复、宽泛、幽远、“切身”的人事当...

  • 尊重和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

    2017-10-17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概括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各个方面,指明了我们所面临时代文艺工作的方向,中心点是强调人民引领文艺,文...

  • 巴金的“理想主义”——纪念巴金诞生110周年

    2017-10-17

    11月22日至23日,第十一届巴金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总主题叫“超越时代的理想主义”。 什么是巴金的“理想主义”?《巴金书简——致王仰晨》(1997年12月,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