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由于受中国美学“抒情言志”的主流传统的熏陶和二十世纪前期西方流行的表现主义美学的影响,朱光潜很难认同西方的摹仿论美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克思主义认...
内容提要: 本文从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基础性的批判出发,进而探究二者艺术观的差异。与海德格尔相对,列维纳斯论域中的现代艺术以其反视域和不可筹划等性质而脱离了存在...
内容提要: 文学经典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时间和空间是文学经典化的载体。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其伦理价值,其艺术审美只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因此,文学是否成为经...
内容提要: 解构主义大师希利斯·米勒的文学研究生涯是从研究狄更斯开始的,他的成名作《狄更斯:他的小说世界》通过细读狄更斯的六部小说,重点探讨了狄更斯小说中的意识问题...
内容提要: 作为一种倚重于哲学理论的批评类型,“哲性批评”在20世纪西方大行其道。其学理逻辑是,将文本作为理论生发的试验地,通过“思”对“诗”的僭越、遗忘、改造,铺设...
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卡西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达沃斯辩论”,并试图从神话思维的角度为之提供一条理解路径。海德格尔对卡西尔的驳斥集中在其科学/神话对立话语下潜在的...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以结构主义符号学为主的诸多符号学门类进行过持久的批判与借鉴,主要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的历时性维度,对结构主义符号学共时性...
内容提要: “人生艺术化”是中国现代人生论艺术美学思想的一种重要学说。它不以艺术论艺术,而是主张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艺术精神与理想。这种理论取向主要体现在哲学...
内容提要: 历时六十余年的“全国美展”以其艺术门类多样、创作水平突出、反映题材广阔、作品数量众多而代表了中国当代主流艺术创作的阶段性最高水平,为研究共和国成立至今中...
内容提要: 典型论从1940年代引进中国之后在文艺界产生重大影响,并主导了我国1950至1970年代的文学批评。我们过去对于典型论及其政治化所带来的弊端有过清醒的认识,但随着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