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世纪以来,文学艺术流派层出不穷,其数量之多、花样之新、更迭之快、创新之高,在文学艺术的史册上绝无仅有。这种景象得益于各学科的大融合、学术视野大交叉的大...
内容提要: 在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美学理论中,“文化唯物主义”与“感觉结构”是两个并行不悖的理论概念和批评术语,“感觉结构”对威廉斯不同时期的理论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
内容提要: 利奥塔对现代性、逻各斯(理性)中心主义充满强烈的不满。他提出了在“主体已死”之后的现代社会里,“人”何以可能的问题。利奥塔努力拆解现代性,拒斥元叙事、总体...
内容提要: “人自然化”是自然的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和逻辑结果,是在“自然人化”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新调整,即把人对自然的单纯改造征服关系调整为情感性、...
内容提要: 最近数年,国内的生态美学研究虽然维持着表面的繁荣,但理论上已经疲态渐显。主要原因在于它长期停滞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讨论,对如何从美学角度切入生态问题一...
内容提要: 当下西方理论进入到“理论之后”的思考。“理论之后”是对“理论”终结的反应,它引起了反理论、改进理论和进入文学三种反应,其中后两种是主流。“理论之后”的出...
内容提要: 包括直观表象、本源表象、符号表象和图像表象等在内的广义图像意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直观行为,也就是现象学式的观审即“观看”。由于这种“观看”是“与在场者之...
内容提要: 美学学科最初诞生时有两个基本定位,一是感知,二是情感。“感知”本是“美学”一词的词源学内涵,因此理应成为美学研究的首要因素,但西方美学界长期以来却忽略了...
内容提要: 西方传统本体论实质上是一种实体化、抽象化的形而上学,建立其上的艺术本体论追问导致艺术存在本源性意义的遗忘。艺术深植于人类生命存在的本源性境遇之中,艺术是...
内容提要: 当前学校美育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正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从非中求美转向美中立美,二是从无中有知转向知中出知,三是从由朴及文转向多中难择。这使得如何在泛审美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