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中国当下表现为矛盾的两方面:一是理论研究的兴盛,论著和各种活动频繁;二是理论研究在文艺批评实践中失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一方面...
内容提要: 在西方美学界跌入传统美学困境和陷入“反美学”迷惘中时,巴迪欧适时地提出了“非美学”方案。与传统的教诲式、浪漫式和古典式的美学方案不同,“非美学”方案强调...
内容提要: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生成”的,但这“生成”不仅包括人类总体实践中历史的生成与个人审美活动中当下的生成两方面内容,而且前者应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实践...
【内容提要】 当今西方的艺术定义以分析美学为主导,逐渐成为主流的是功能性、程序性与历史性三种艺术定义方式,以比尔兹利的审美定义、迪基的惯例理论与列文森的历史主义为代...
【内容提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源于叔本华对概念与直观的区分,源于近代西方美学感性与理性二元对立的思想传统,它与中国古代诗学“赋、比、兴”的批评范式是错位和矛盾...
【内容提要】 艺术无本质,但有规则。这一规则是在艺术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艺术规则论来自于维特根斯坦的“遵行规则”的思想。在遵行规则中。有两个方面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是评...
内容提要: 东方审美思维是诗性的、想象的思维,与传统的西方美学所运用的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思维不同。东方民族的诗性的思维用想象的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富有情感的意象,这些大...
【内容提要】 本文诗学是从具体文本中建构诗学的一种诗学建构方式,在当前理论语境下,本文诗学建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必要性涉及本文诗学建构的理论语境。这种...
内容提要: 晚明是个纵欲时代,又是古代生活美学的成熟期,探讨“欲”观念与晚明生活美学之间的关系显然极具意味。明中后期的理欲之辨,阳明心学为感性自由、人欲解放开出了一...
【内容提要】 本文将电脑作为一种新的机器来看待。机器领域和生命领域一样有一个进化过程。对于电脑而言,它的进化表现在诸多方面:用机器的多功能性来统合机器的单一功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