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巴赫金的文化诗学

    2017-10-17

    巴赫金(1895—1975)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对我国文艺学界乃至思想文化界来说,他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1988年在我国首次出版,到六卷本《巴赫...

  • 巴赫金的诗学研究

    2017-10-17

    巴赫金(1895—1975)对我国文艺学、美学界乃至思想文化界,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从198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在我国首次出版,到1998年六卷本的《巴赫金全集》由河北...

  • 东正教复兴背景下的当代俄罗斯文艺政策与意识形态重建

    2017-10-17

    【内容提要】 普京时期的文艺政策是“新俄罗斯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为填补苏联解体后特别是叶利钦时代留下的意识形态真空,俄罗斯政府通过立法规划、教育宣传、战...

  • 后现代主义文论是如何进入中国和发生影响的?

    2017-10-17

    【内容提要】 本文回顾、考察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逐步进入中国并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五个阶段;以大量实证材料客观地揭示出这种影响是在文艺理论界对...

  • 宝文堂书店改革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通俗文艺生产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通俗文艺生产的合法性来源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的解放区文艺,主要形态是以普及为目标的唱词、唱本等“大众文艺”。由于新...

  • 六朝“隐逸”的审美特质及其文化根源

    2017-10-17

    【内容提要】 隐逸之所以成为中国文人心中永远的情结,就在于隐逸经过从纯“隐”到“隐逸”的发展,从一种典型的政治行为和道德行为而升华为个人追求心灵自由的审美化境界的过...

  • 艺术民族志:一种方言性文化的诗学阐释——兼论艺术家的异文化写作:《诺阿

    2017-10-17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探讨艺术民族志的写作,努力将其问题化,并还原为三方面的疑问。其一,民族志写作的人文转向对艺术民族志写作的意义何在?结论是艺术能以更加诗意的文本...

  • 文学伴随论——论“真实”作为文学的伴随因素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学既不是模仿真实,也不是创造真实。这种整体性判断方式是错误的。我们不能将真实与文学对立起来进行整体性判断,而应该把真实放在文学的不同类型中进行实际考...

  • 作者意图的守护与“确定性”的追寻——对E. D.赫施“意欲类型”概念的解读

    2017-10-17

    【内容提要】 美国学者赫施坚持通过对作者意图的守护来实现对意义之客观确定性的追寻,而“意欲类型”则成为了支撑其整个理论体系的最重要支柱。依靠同一与多样、过去与未来、...

  • 作为艺术行动的美——一种生活美学的视角

    2017-10-17

    【内容提要】 关于美学学科的合法性,目前学界有两种意见。取消主义美学认为“美”是一个先行设定出来的“超级概念”,没有一个“超级事实”与其对应,犯了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