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摇摆的叙事学:人物还是语言?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之后,舆论逐渐将人物性格的刻画视为叙事文学的使命。但是,西方文学批评史资料显示,批评家对文学之中人物性格的分析兴趣并不大。一种观点...

  • 修辞与解构的游戏——耶鲁学派文本理论研究

    2017-10-17

    内容提要: 修辞是耶鲁学派文本理论的出发点,这一点往往被研究者忽视。耶鲁学派强调文本的修辞本性以消解形而上学的干扰,突出文本“自我解构”的修辞游戏以促成意义的无限增...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问题意识

    2017-10-17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11ZD07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孙文宪,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孙文宪(1947—),男,...

  • 后现代历史意识与审美形式

    2017-10-17

    【摘要】 关于历史小说的理论问题是纠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面对当代历史小说的风起云涌与不断风靡全球的阅读狂欢,马克思主义历史小说理论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

  • “异在”对“异化”的拯救——马尔库塞的艺术“异化”观解读

    2017-10-17

    【摘要】 探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异化"(alienation)现象,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言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虽然他们各自的学术主张、理论贡献因兴趣不同而各不相同,但有一...

  • 文学话语本体论:文学观念、话语分析与中国问题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学本体论是衡量文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指标。鉴于文学本体论的重要性、文学本体论与文学价值论的长期混同和文学本体论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深度关注不足,重提文学本体...

  • 重视文艺与市场的价值冲突与协调

    2017-10-17

    【摘要】 正文节选"冲突-协调",是人类社会事物发展的一种模式,把貌似尖锐冲突的事物协调好,最能体现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原本认为尖锐对立的"市场"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确实...

  • 文论的依附性思维与批判创新意识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论创新作为自身的和时代的要求,是与依附性的思维方式格格不入的。所以,批判意识是文论创新的必要前提。这种批判意识既意味着对于西方,也意味着对于传统,或...

  • 罗莎·卢森堡: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2017-10-17

    【摘要】 罗莎·卢森堡是第二国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她的有关资本积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她对帝国主义、全球化、社会主义民主以及苏联东欧...

  • 文学理论的历史如何可能?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学科是否具有独立历史的学理依据?根据一般理解,文学理论史依附于文学史而存在。但是,文学理论史有其独立性。这种独立性首先体现在文学理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