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需要对“民族”及其相关问题作重新审视和辩证研究。首先,对“民族”概念加以考辨,厘清不同术语的边界;其次,针对研究马克思主...
内容提要: 西方文论对“中国经验”的阐释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中国经验包括进入中国的“异质经验”、基于人类文明共性的“共同经验”和...
内容提要: 文学在当今的地位和意义已大不如前,其原因在于精神已被当代社会逐渐边缘化。对于文学现状和前景的灰暗叙写,带有对浅薄世道和大众文化的批判。文化研究着力于宽泛...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文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受后现代主义理论,在近40年的理论旅行中,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中完成了从哲学思想到社会文化再到文艺批评的理论杂糅过程...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文艺学的理论争鸣基本属于“本质论”范式之中的内部矛盾。“反本质主义”主张超越“本质主义”并以“建构主义”、“关系主义”、“穿越主义”等理论模式开...
内容提要: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或语词选择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话语现象、美学现象和认知现象。隐喻与交流、隐喻与文化传统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学中的隐喻是隐喻的高级形态,它...
内容提要: 在什么都是“诗学”又什么都不是“诗学”的当下,为“诗学”正名具有特殊的意义。“诗学”的含义可以从诗歌到文学、到艺术、再到非艺术,随着语境链条中的移动而变...
摘要: 伴随着大众文化的主流化发展,与之契合的“喜剧美学”正成为主导性审美原则,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时代异化与精神偏差。从历史哲学视角看,相对于悲剧美学核心所在...
内容提要: 空间转向作为当代学术思想界备受瞩目的焦点题域,成为当代文学思想范式转型创新的生长点,而关于空间与文学理论互动阐释的思考是一个既充满诱惑又极具挑战性的理论...
内容提要: 价值选择作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一个带有根基性的问题,一方面源于“全球化”与“后理论”时代的来临,对人文学科的知识生产所形成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