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领和丰富人类精神生活上,文学自古以来就发挥着非凡的作用。但是,在今天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下,中国要发展成为文化强国,就要求中国文学着力弘扬中国文化精神、表现中国文...
画家如何实现对环境的审美觉醒,体验自身和环境的融合,用纸墨创造自然美,这些问题呼吁精神和物质的一种新平衡。艺术家和哲学家可以从中国文人画家关于自我、自然和画笔之创...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自发表以来,对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政治、思想、文化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尤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影响深远。正如学者所说的:“...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近60年倾心美学的思考,它在散步中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在...
编者按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当前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这篇文献以其坚实的哲学根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依然具有鲜活强烈的现...
70年过去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过历史的沉淀,许多贯穿着辩证思维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在今天仍然充满活力,对增强当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有效性仍然...
文学家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接受、理解,又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很特别的感动力——这两个希望有时候会彼此冲突。文学家的基本工具是语言,现代语言学家兼...
什么是母语?严格说来,母语只能是你小时候接受的那种你用来思考的语言。用这个标准,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汉语是我的母语”这样的话,就需要反复推敲, “汉语”在哪里呢?就...
哲学可以涵盖美学,但美学不能涵盖哲学。美学的独特视角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感” :即审美的自由与其他意义上的自由的区别,在于超越有限趋向无限时的那种愉悦“感” ,也就...
当代中国社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重复率最高的不同的政治关键词。理解了这个关键词,就能把握住当下社会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时代精神特征。“中国化”与“大众化”,就是当代马...